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落花

唐·李商隐

高阁客竟去,小园花乱飞。

参差连曲陌,迢递送斜晖。

肠断未忍扫,眼穿仍欲归。

芳心向春尽,所得是沾衣。

译文:

尊贵的客人终于都离开了高阁,空寂的小园里花儿乱纷纷地飘飞。

高低错落的花枝连接着园中小路,远远近近都沐浴在将落的夕阳里。

我肝肠寸断,却舍不得打扫这满地的落花,望眼欲穿,心中仍盼着花儿能重新回归。

花儿用全部的芳心向春天作别,到头来所得到的,不过是沾染在我衣襟上的点点泪水。

赏析:

诗人描绘了一幅客去园空的凄美画面。客人离去,高阁顿显空旷,小园里原本可能因宴饮而暂时收敛的花朵,此刻失去了约束,纷纷扬扬地飘落,乱舞着,充满了无序和衰败的意象。首联以“客竟去”与“花乱飞”对举,暗示了繁华散尽的无奈,人的离去带来了自然的某种“解放”,但这种解放却是以凋零为代价的。

中间两联进一步展开园中景象并融入诗人强烈的情感。花枝“参差”连接着园中小路,空间感被拉长;夕阳“迢递”地映照,时间也仿佛在缓慢而忧伤地流逝,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悠长而寂寥的氛围中。面对这满园落花,诗人情感难抑。“肠断”直抒胸臆,极言悲伤之深,以至于连打扫这象征美好消逝的落花都“未忍”下手,这体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的珍视与留恋。“眼穿仍欲归”则写出了他的一种痴望,希望花儿能重返枝头,这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,恰恰反衬出他内心的深切痛苦和对春天的执著眷恋。

尾联将花的命运与人的情感完美融合,点明了诗歌的主旨。花儿耗尽心血(芳心)只为迎春,最终却只能“向春尽”,落得个凋零沾衣的下场。这不仅是花的悲剧,更是诗人自身或他所感念之人事的写照。花的“所得”是物理上沾在衣上的泪滴,而诗人的“所得”则是精神上无法排遣的哀伤。诗人以花自喻,或借花抒怀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沉感慨,以及物是人非、繁华不再的惆怅。全诗语言清丽而情感浓烈,情景交融,含蓄地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与悲伤。

注释:

客竞去:客人竟然都离去了。

参差:错落不起的样子。曲陌:曲折的小径。

迢递:高远貌。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。

仍欲归: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。

芳心: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,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。

沾衣: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,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。

作者介绍:

李商隐(约813年—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生,又号樊南生,晚唐著名诗人。他出生于河南荥阳(今郑州荥阳市),出身于一个普通官宦家庭,幼年丧父,生活贫困,但自幼聪慧过人,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。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,因卷入晚唐时期的牛李党争而屡遭排挤,长期在幕府中任职,生活漂泊。尽管如此,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斐然,成为晚唐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,与杜牧并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“温李”。

李商隐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的作品情感丰富、意境朦胧,尤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。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典故,意象隐晦,语言华美,常常通过含蓄的表达方式抒发复杂的情感。代表作如《锦瑟》《无题》《夜雨寄北》等,均以情感绵邈、意境幽深而广为传颂。例如,《锦瑟》中“一弦一柱思华年”和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等名句,既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,又展现了爱情的深切与无奈;《夜雨寄北》则以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的意境,勾勒出思念的绵长与温婉。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表达,也展现了他对人生、爱情、命运的深刻思考。此外,李商隐的骈文也颇有成就,其文风华丽,用典精妙,被誉为晚唐骈文大家。李商隐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,不仅为晚唐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中国古典文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