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听安万善吹觱篥歌

唐·李颀

南山截竹为觱篥,此乐本自龟兹出。

流传汉地曲转奇,凉州胡人为我吹。

傍邻闻者多叹息,远客思乡皆泪垂。

世人解听不解赏,长飚风中自来往。

枯桑老柏寒飕遛,九雏鸣凤乱啾啾。

龙吟虎啸一时发,万籁百泉相与秋。

忽然更作渔阳掺,黄云萧条白日暗。

变调如闻杨柳春,上林繁花照眼新。

岁夜高堂列明烛,美酒一杯声一曲。

译文:

在南山截取竹子做成觱篥,这种乐器原本是从西域的龟兹国传来的。

传入中原后,曲调变得更加奇特美妙,今天是一位来自凉州的胡人(安万善)为我吹奏。

旁边听的人大多忍不住叹息,远方的旅人听到后都因思念家乡而落泪。

一般人能听得到却不能真正欣赏它的妙处,就像一阵狂风,来去匆匆,人们只觉得它热闹。

(它的声音)像是寒冷中风吹过枯老的桑树和柏树,又像是九只小凤凰在杂乱地鸣叫。

忽然又像是龙吟虎啸同时发出,混合着秋天万物(万籁)和无数泉水(百泉)的声音。

转眼间又奏起了激昂悲壮的《渔阳掺》(汉代鼓曲名,此处借指悲壮的曲调),使得天空仿佛黄云密布,白日也变得昏暗。

但曲调一变,又像是听到了春天的《杨柳曲》,让人感觉像是看到了上林苑(汉代皇家园林)里繁花似锦,眼前一片清新。

在这除夕的夜晚,明亮的烛火照着高堂,大家一边喝着美酒,一边欣赏着这美妙的乐曲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觱篥这一西域乐器为切入点,展现了音乐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的独特魅力。诗的开篇点明觱篥“本自龟兹出”,却能在汉地流传并“曲转奇”,凉州胡人的吹奏更增添了异域风情。然而,这奇妙的音乐并不被所有人真正理解,旁人虽闻之叹息、远客闻之落泪,但多数人“解听不解赏”,如同“长飚风中自来往”,只闻其声而不知其妙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,既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,也暗含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。觱篥之声仿佛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,让漂泊异乡的游子潸然泪下。

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觱篥的音色与效果。寒风中的“枯桑老柏”、啾啾鸣叫的“九雏鸣凤”,乃至“龙吟虎啸”与“万籁百泉”的交响,都展现了音乐时而苍凉、时而激越的丰富层次。特别是“渔阳掺”这一乐声,瞬间将气氛推向悲壮,仿佛黄云蔽日,天地为之动容。而“杨柳春”的变调,又如同寒冬过后的春日繁花,带来清新明亮的感受。这种强烈的对比,不仅体现了觱篥演奏技巧的高超,也展现了音乐表现力的无穷变化,令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那音律的跌宕起伏。

诗的结尾,将场景从边塞或市井转向了“岁夜高堂”,在明烛美酒之间,觱篥的悠扬声与一杯美酒相伴,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。这一场景的转换,既是对全诗情感的一个收束,也暗示了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——无论是悲怆的边塞,还是温暖的厅堂,音乐都能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的载体。整首诗从乐器的起源、演奏者的技艺,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,最后落脚于日常生活的美好,结构自然流畅,意境深远,让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觱:亦作:“筚篥”、“悲篥”,又名“笳管”。簧管古乐器,似唢呐,以竹为主,上开八孔(前七后一),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。汉代由西域传入,今已失传。

龟兹:古西域城国名,在今新疆库车、沙雅一带。

曲转奇:曲调变得更加新奇、精妙。

凉州:在今甘肃一带。

傍:靠近、临近,意同“邻”。

远客:漂泊在外的旅人。

解:助动词,能、会。苏轼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:“苦雨终风也解晴。”

飙:暴风,这里用如形容词。自:用在谓语前,表示事实本来如此,或虽有外因,本身依然如故。可译为“本来,自然”。《史记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

飕飗:拟声词,风声。

九雏鸣凤:典出古乐府“凤凰鸣啾啾,一母将九雏”,形容琴声细杂清越。

万籁:自然界的各种天然音响。百泉:百道流泉之声音。相与:共同、一起。陶渊明《移居二首》: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。”

渔阳掺: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,这里借代悲壮、凄凉的之声。

黄云:日暮之云。

杨柳:指古曲名《折杨柳》,曲调轻快热闹。

上林:即上林苑,古宫苑名,有两处:一为秦都咸阳时置,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;一为东汉时置,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新:清新。

岁夜:除夕。

声:动词,听。

作者介绍:

李颀(约690年—约751年),汉族,祖籍赵郡(今河北赵县),一说东川(今四川三台一带),唐代诗人。他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,开元十三年(725年)考中进士,曾短暂担任新乡县尉,但仕途不顺,后长期隐居于嵩山、少室山一带,与王维、高适、王昌龄等著名诗人交游广泛,诗名颇高。

李颀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边塞诗、音乐诗和人物素描诗上。他的边塞诗如《古从军行》《古意》《塞下曲》等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通过对边塞景象和军旅生活的描写,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。他的音乐诗如《听董大弹胡笳声》《听安万善吹觱篥歌》等,生动刻画了音乐的魅力,展现了盛唐文化的多元与繁荣。此外,他还擅长人物素描,如《送陈章甫》《送魏万之京》等,通过细腻的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,语言生动,情感真挚。李颀的七言歌行气势磅礴,意境深远,语言流畅,情感真挚,被后世誉为唐代豪放派的代表之一,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