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桃源行

唐·王维

渔舟逐水爱山春,两岸桃花夹去津。

坐看红树不知远,行尽青溪忽视人。

山口潜行始隈隩,山开旷望旋平陆。

遥看一处攒云树,近入千家散花竹。

樵客初传汉姓名,居人未改秦衣服。

居人共住武陵源,还从物外起田园。

月明松下房栊静,日出云中鸡犬喧。

惊闻俗客争来集,竞引还家问都邑。

平明闾巷扫花开,薄暮渔樵乘水入。

初因避地去人间,及至成仙遂不还。

峡里谁知有人事,世中遥望空云山。

不疑灵境难闻见,尘心未尽思乡县。

出洞无论隔山水,辞家终拟长游衍。

自谓经过旧不迷,安知峰壑今来变。

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曲到云林。

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。

译文:

渔翁驾着小船沿着溪流追逐春天的山色,两岸盛开的桃花夹着他们前行的水路。

坐着欣赏那开满鲜花的树林,不知不觉船已行出很远;等走到青溪的尽头,才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人烟。

船只能悄悄地在山口狭窄处行进,直到山势展开,眼前忽然出现一片平坦的原野。

远远望去,有一片树木高耸入云,走近了才发现那是许多人家,房屋掩映在繁茂的花竹丛中。

打柴的客人(指渔翁)刚报上自己的姓名,这里的人们还穿着秦朝时的服装,未曾改变。

这里的人们共同居住在武陵源的仙境里,他们的田园生活仿佛是超脱尘世之外才建立起来的。

月光下,松林边,房舍宁静安详;太阳升起,云雾中,便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。

渔人的到来让这里的人们感到惊讶,纷纷聚集过来,争相邀请他到自己家,询问外界的事情。

天亮后,街巷里人们清扫着被桃花遮掩的小路;傍晚时,打鱼的和砍柴的人们顺着溪水归来。

这里的人们最初是因为躲避战乱才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,后来成了仙人,就再也没有回去。

在这山峡里,他们怎么知道外界的人世间事呢?而在外面的世界远远望去,这里只空留下云雾和青山。

渔翁并不觉得这样的仙境难以听闻和见到,只是因为尘世之心尚未完全消除,还思念着家乡。

离开洞口后,无论隔着多少山水,他辞别家乡后,终究打算长久地在这里游历生活。

他自以为来时走的路还记得清清楚楚,不会迷路,哪里知道如今再来时,山峦沟壑已经变了模样。

当时(离开时)只记得深入山林的路径,记得青溪拐了几个弯就到了云雾缭绕的树林。

春天又来了,到处都是桃花盛开的溪水,想要再寻找那个仙源,却再也辨不清方向,不知它在哪里了。

赏析:

王维的这首诗以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为蓝本,将散文故事转化为优美的诗篇,进行了艺术再创造。开篇 “渔舟逐水爱山春,两岸桃花夹去津”,描绘出一幅渔人逐水行舟、两岸桃花夹岸的明媚春景图,绚丽的色彩与盎然的意趣相融,为故事开端营造出美好氛围,也自然引出渔人探寻的情节。“坐看红树不知远,行尽青溪忽视人”,进一步展现渔人沉浸在美景中,不知不觉深入山林,“不知远”“不见人” 增添了神秘之感,为发现桃源做足铺垫。​

随着渔人进入桃源,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桃源的独特风貌。“山口潜行始隈隩,山开旷望旋平陆。遥看一处攒云树,近入千家散花竹”,先是山口曲折幽深,后豁然开朗见平旷之地,远处云树聚集,近处花竹遍布,从远及近展现出桃源宁静、和平且充满生机的景象。“樵客初传汉姓名,居人未改秦衣服”,短短两句巧妙暗示出桃源人与外界隔绝已久。而 “月明松下房栊静,日出云中鸡犬喧”,从静到动,描绘出桃源昼夜不同的生活场景,富有生活气息。渔人到来后,“惊闻俗客争来集,竞引还家问都邑”,通过 “惊”“争”“集”“竞”“问” 等动词,生动展现出桃源人的淳朴热情。诗的后半部分,叙述渔人离开桃源后,因思念再寻却迷失路径,“自谓经过旧不迷,安知峰壑今来变。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曲到云林。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”,既流露出对桃源难以忘怀的眷恋,又营造出一种迷茫怅惘的意境,给读者留下无尽回味。全诗笔力从容,通过一幅幅生动画面,展现出桃源的神秘美好与渔人情感的起伏变化,充分体现了王维 “诗中有画” 的艺术特色 。

注释:

逐水:顺着溪水。

古津:古渡口。

坐:因为。

隈:山、水弯曲的地方。

旷望:指视野开阔。

旋:不久。

攒云树:云树相连。攒,聚集。

散花竹: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。

樵客:原本指打柴人,这里指渔人。

武陵源:指桃花源,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(晋代属武陵郡)西南。武陵,即今湖南常德。

物外:世外。

房栊:房屋的窗户。

喧:叫声嘈杂。

俗客: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。

引:领。

都邑: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。

平明:天刚亮。

闾巷:街巷。

开:指开门。

薄暮:傍晚。

避地:迁居此地以避祸患。

去:离开。

灵境:指仙境。

尘心:普通人的感情。

乡县:家乡。

游衍:留连不去。

自谓:自以为。

峰壑:山峰峡谷。

云林:云中山林。

桃花水:春水,桃花开时河流涨溢。

作者介绍:

王维(701年—761年)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,世称“王右丞”,因其诗歌中蕴含深厚的佛理与禅意,后人尊称为“诗佛”。他出身河东王氏望族,自幼聪慧过人,少年时便以诗、画、音律等多才多艺闻名,21岁状元及第,开启仕途。然而,王维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,安史之乱期间曾被迫接受伪职,后因弟王缙请罪获赦,官至尚书右丞。

王维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与绘画两大领域。在诗歌方面,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。他的山水田园诗以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艺术风格著称,将自然景物与佛理禅意相融合,创造出静谧幽清的意境,如《山居秋暝》中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等名句,将山居秋景描绘得如画般恬淡清雅,令人身临其境。此外,他的边塞诗如《使至塞上》中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也展现了雄浑壮阔的气象,体现了多方面的艺术造诣。王维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既表达了隐逸生活的闲适,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,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。

在绘画方面,王维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,被誉为“南宗山水画之祖”。他擅长以绘画技法融入诗歌创作,赋予诗作以视觉美感,其画作《辋川图》等被后世推崇为经典。苏轼曾评价他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,高度概括了他诗画结合的艺术成就。王维还精通音律,擅长演奏多种乐器,其多才多艺为唐代文人中的翘楚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