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瑶瑟怨

唐·温庭筠

冰簟银床梦不成,碧天如水夜云轻。

雁声远过潇湘去,十二楼中月自明。

译文:

躺在冰凉的竹席和华美的床上却无法入梦,碧蓝的天空像水一样澄澈,夜晚的云彩轻轻飘动。

远方的雁叫声传来,仿佛飞过了潇湘之地,十二层高楼中,月亮独自明亮地照着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清冷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寂寥的秋夜图景。“冰簟银床梦不成,碧天如水夜云轻”,首句便将人带入一种难以入眠的愁绪中,冰簟的凉意与银床的孤寂相互映衬,暗示了内心的不宁。碧天如水,夜云轻浮,天空的澄澈与云朵的轻盈,反而更衬出诗人内心的沉重,仿佛这清冷的自然之景,正是他心境的投射。诗人在这样的夜晚辗转反侧,思绪难平,却无法将这愁绪诉诸梦境。

“雁声远过潇湘去,十二楼中月自明”,后两句将视线转向远方,雁声掠过潇湘,带着一种悠远而苍凉的意味,仿佛是诗人心中漂泊的思绪。而十二楼中的明月,依旧高悬,独自明亮,既是对天地间永恒不变的景物的描绘,也暗含了人事无常的感慨。诗人身处孤寂之中,却只能望着这亘古不变的明月,任由思绪飘荡,整首诗在清冷中透出一丝无奈的怅惘,意境悠远而含蓄。

注释:

瑶瑟:玉镶的华美的瑟。

冰簟:清凉的竹席。

银床:指洒满月光的床。

碧天:青天;蓝色的天空。

远:一作“还”。过:一作“向”。

潇湘:二水名,在今湖南境内。此代指楚地。

十二楼:原指神仙的居所,此指女子的住所。

作者介绍:

温庭筠(约812年—约866年),字飞卿,原名岐,唐代并州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。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,与李商隐并称“温李”,同时与韦庄并称“温韦”。温庭筠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,才华横溢,但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,官至国子助教。他性格恃才不羁,好讥刺权贵,因此屡遭排挤,终其一生不得志。

温庭筠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创作上。他是晚唐第一个大力填词的文人,被誉为“花间派”的鼻祖,对词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。《花间集》收录了他的词作66首,数量居唐代词人之首,奠定了花间词派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风格。他的词作多写闺情、离愁,擅长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,语言精巧优雅,情感含蓄婉转,如《菩萨蛮》中的“小山重叠金明灭,鬓云欲度香腮雪”等名句,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。

除了词作,温庭筠的诗歌也成就斐然。他的诗风秾艳精致,语言华丽,情感真挚。代表作《商山早行》中的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”更是脍炙人口,被欧阳修、苏轼等后世名家所赞赏。此外,他还精通音律,善鼓琴吹笛,并著有小说《乾巽子》3卷、《采茶录》1卷,以及类书《学海》10卷,可惜这些作品大多亡佚,令人惋惜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