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寻隐者不遇

唐·贾岛

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

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
译文:

在松树下问一位小童,他说师傅采药去了。

师傅就在这座山中,云雾太浓太深,不知道具体在哪儿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《寻隐者不遇》,以极其简洁的语言,记述了诗人寻访一位隐士却未能见面的经过。诗的前两句“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”,通过“问”与“言”的简短对话,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:诗人在松树下遇到隐士的童子,询问隐士的去向,童子回答师傅采药去了。寥寥数语,人物、场景、事件都已清晰呈现,语言质朴无华,却充满了生活气息。

后两句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”,进一步交代了隐士的大致方位和难以寻觅的原因。童子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,但山中云雾缭绕,深不可测,具体在哪个地方却无法知晓。这不仅点明了隐士行踪不定、深居简出的特点,也暗示了隐士超凡脱俗、与世隔绝的境界。同时,“云深不知处”也蕴含着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,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。
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悠远,以白描的手法,将寻访不遇的情景和隐士的高洁品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。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失望之情,而是通过童子的回答,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惆怅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使得诗歌更具韵味,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记事诗,更是一首写意诗,它通过寻访隐士这一事件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,体现了贾岛诗歌平淡中见深意的风格。

注释:

寻:寻访。

隐者:隐士,隐居在山林中的人,在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,也可指的是贤士。

不遇:没有遇到,没有见到。

童子:没有成年的人,小孩。在这里指子子、学生。

言:回答,说。

云深:指山上的云雾。

处:行踪,所在。

作者介绍:

贾岛(779年—843年),字阆仙,又作浪仙,自号“碣石山人”,唐代著名诗人,河北道幽州范阳县(今河北涿州市)人。他早年家境贫寒,曾出家为僧,法号无本,后因结识韩愈而还俗,但仕途坎坷,多次科举落第,最终仅担任长江县主簿等低阶官职,晚年任普州司仓参军,卒于任所。

贾岛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。他一生致力于苦吟,注重字句的锤炼,形成了独特的“寒瘦”诗风,与孟郊并称“郊寒岛瘦”。他的代表作《题李凝幽居》中的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”一句,因反复推敲“推”与“敲”字而衍生出“推敲”的典故,成为千古佳话。此外,《寻隐者不遇》“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”以简洁语言勾勒隐逸之趣,广为流传;《剑客》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”则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。他的诗作多描写荒凉枯寂之境,语言精炼,意境清幽,现存《长江集》收录诗作390余首,对晚唐诗歌影响深远。贾岛对诗歌的执着与严谨,使其成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代表,被后世称为“诗奴”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