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后宫词

唐·白居易

泪湿罗巾梦不成,夜深前殿按歌声。

红颜未老恩先断,斜倚熏笼坐到明。

译文:

泪水沾湿了罗织的巾帕,梦里也难成眠,深夜里,前殿传来按着节拍歌唱的声音。

青春容颜尚未衰老,君王的恩宠却已断绝,她斜靠着熏笼,一直坐到了天明。

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宠宫女孤独凄凉的生活情景。开篇即点出她因思念或忧虑而泪湿罗巾,辗转难眠的状态,“梦不成”三个字,道尽了内心的焦灼与无奈。紧接着“夜深前殿按歌声”一句,以乐景衬哀情,前殿的歌声越是热闹,就越反衬出她所在偏殿的冷清与孤寂,也暗示了她与昔日恩宠的遥远距离。这种内外对比,强烈地凸显了她被冷落、被遗忘的处境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凄凉。

诗的后两句,进一步揭示了她的不幸。“红颜未老恩先断”,直接点明了她失宠的原因并非自身容颜衰老,而是君王的恩情说断就断,这更增添了命运的残酷与无常。最后“斜倚熏笼坐到明”,将画面定格在一个寂寥的夜晚,她独自斜靠在取暖的熏笼上,听着前殿的歌声,坐等天明。这一动作和场景,生动地刻画出她彻夜难眠、百无聊赖、孤独无助的状态,也暗示了她对未来的绝望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,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宫中女性命运的悲惨,读来令人心生同情。

注释:

泪湿:犹湿透。

湿:一作“尽”。

罗巾:丝制手巾。

前殿:正殿。

按歌声:依照歌声的韵律打拍子。

红颜:此指妃子。

恩:指皇帝对她的恩宠。

倚:靠。

熏笼:覆罩香炉的竹笼。香炉用来熏衣被,为宫中用物。

作者介绍:
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祖籍山西太原,后迁居陕西渭南。他出生于一个寒素的小官僚家庭,早年因战乱随家人流离,对社会疾苦有深刻体会。白居易29岁中进士,步入仕途,历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左拾遗、江州司马、杭州刺史、苏州刺史等职,晚年官至刑部尚书。他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,因直言敢谏而屡遭排挤,但他在地方任职期间积极推行惠民政策,深受百姓爱戴。

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强调诗歌反映社会现实、服务民生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风格通俗易懂,情感真挚,被誉为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。白居易一生创作了近3500首诗,流传至今的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七十一卷,其中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《卖炭翁》等作品广为传颂。他的诗歌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,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此外,白居易在地方治理中也有卓越贡献,如兴修水利、筑堤防洪,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,至今杭州西湖的白堤仍是他政绩的象征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