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和乐天春词

唐·刘禹锡

新妆宜面下朱楼,深锁春光一院愁。

行到中庭数花朵,蜻蜓飞上玉搔头。

译文:

刚刚梳妆打扮好,面容与妆容相称,走下红色的楼阁,春天的景色被深深锁在这院子里,满院都是愁绪。

走到庭院中间去数花朵的数量,一只蜻蜓竟飞到了她头上的玉簪上。

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的生活片段,开篇即点出她精心妆扮后的样子,“新妆宜面”显示出她的美丽和用心,然而紧接着“下朱楼”三个字,却暗示了她所处的环境——高楼深院,与外界的隔绝。而“深锁春光一院愁”更是将这种隔绝和愁绪直接点明,春光本应是明媚的,却被“深锁”在院子里,与女子的愁绪融为一体,春光不再,美景难寻,这种对比,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压抑和无奈。

诗的后两句,将视角转向庭院之中,女子“行到中庭数花朵”,这一动作看似悠闲,实则透露出一种百无聊赖的心境。她并非在欣赏花朵,而是在“数花朵”,这种数数的动作,往往代表着一种无意识的消磨时间,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空虚和寂寞。而“蜻蜓飞上玉搔头”这一细节,更是点睛之笔。蜻蜓本是自由的生灵,却飞到了她精心妆扮的发髻上,这一不经意的举动,既显得有些突兀,又仿佛是一种自然的亲近,更反衬出女子的孤独和与环境的不协调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将一位深闺女子的美丽、寂寞和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,语言含蓄,意境深远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春词:春怨之词。

宜面: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,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。一作“粉面”。

朱楼:髹以红漆的楼房,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。

春光:春天的风光、景致。

中庭:庭院;庭院之中。

蜻蜓:暗指头上之香。

玉搔头:玉簪,可用来搔头,故称。

作者介绍:
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河南洛阳人,祖籍中山(今河北定州),唐代中晚期著名文学家、哲学家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自幼聪慧,勤奋好学,贞元九年(793年)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。后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,被贬谪多地,但始终坚韧不拔。晚年隐居洛阳,与白居易等诗人唱和,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。

刘禹锡的成就体现在政治、文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。他是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,虽因失败而屡遭贬谪,但其政治热情和革新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。在文学上,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风格多样,既有咏史怀古的深沉之作,如《乌衣巷》《西塞山怀古》,也有民歌体的清新之作,如《竹枝词》《杨柳枝词》。他的诗歌语言刚健,意境开阔,被誉为“诗豪”,展现了中唐诗歌由盛唐雄浑向晚唐细腻过渡的特色。此外,他的哲学著作《天论》三篇,阐述了唯物主义思想,分析了“天命论”产生的根源,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,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