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春宫怨

唐·杜荀鹤

早被婵娟误,欲妆临镜慵。

承恩不在貌,教妾若为容。

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。

年年越溪女,相忆采芙蓉。

译文:

我从小就因为容貌美丽而陷入被选入宫的境地,如今想要梳妆打扮,却对着镜子感到慵懒无趣。

得到皇帝的宠爱并非仅仅因为容貌,这让我不知该如何妆扮自己。

和风吹拂,鸟儿鸣声清脆,阳光高照,花枝上花影浓密。

每年在越溪采芙蓉的姑娘们,你们是否还记着我呢?

赏析:

这首诗以“早被婵娟误,欲妆临镜慵”开篇,道出了诗人因美貌而卷入宫廷生活的无奈与倦怠。诗人自嘲美貌给自己带来了困扰,以至于连对镜梳妆都感到慵懒,没有兴致。这种“误”字,不仅点明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,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束缚和虚假,让原本自然纯真的她感到疲惫。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,在这两句中得到了细腻的展现,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。

诗中“承恩不在貌,教妾若为容”两句,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矛盾心理。诗人深知在宫廷中,得到恩宠并非仅仅依靠容貌,这使得她更加迷茫,不知道该如何去迎合,如何去“容”。这种不确定性和无所适从,让她更加怀念过去自由自在的生活。“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”两句,以景衬情,春光旖旎,鸟语花香,本是赏心悦目之景,但在诗人眼中,却更反衬出她内心的孤寂和失落。最后“年年越溪女,相忆采芙蓉”,诗人将思绪拉回到过去,想起当年与溪边女伴们一起采莲的欢乐时光,那份纯真与自由,与如今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更显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怅惘。

注释:

婵娟:形容姿容、形态美好。

慵:懒。

若为容:如何去妆饰自己。

碎:形容鸟鸣声纷纭杂沓,非一鸟独鸣,而是数鸟共语。

越溪女: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。

芙蓉:莲花。

作者介绍:

杜荀鹤(约846年—约907年),字彦之,号九华山人,是晚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,出生于池州石埭(今安徽石台)。他出身寒微,早年生活困苦,曾以诗为业,长期漂泊于各地,足迹遍布巴蜀、吴楚等地。尽管中年才中进士,但仕途坎坷,未获实职,最终在朱温手下短暂任职后病逝。

杜荀鹤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。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、同情人民疾苦而著称,语言清新通俗,风格质朴明快,被后人称为“杜荀鹤体”。他的诗歌多关注晚唐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百姓的苦难生活,如《山中寡妇》《乱后逢村叟》等作品,深刻描绘了战乱和苛政下农村人民的悲惨境遇,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。此外,他的《春宫怨》以宫女的不幸命运象征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遇,情感真挚动人,被誉为“千古宫怨诗之首”。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,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,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的重要地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