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玉台体

唐·权德舆

昨夜裙带解,今朝蟢子飞。

铅华不可弃,莫是藁砧归。

译文:

昨天夜里裙带自己松开了结,今天早晨看到喜讯的蟢子(一种小蜘蛛)在飞。

(既然有了这些吉兆),脸上的脂粉可不能废弃不涂,莫非是因为丈夫要回家了?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佚名诗人所作的《古意》,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日常征兆,细腻地刻画了一位思妇期盼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和微妙心理。诗的前两句昨夜裙带解,今朝蟢子飞”,选取了两个在民间被认为预示着远人将归的吉兆:裙带自行松开,象征着束缚的解除,远行的人即将归来;蟢子飞舞,更是直接的传统征兆。诗人将这两个看似无关却又充满民俗意味的细节并列,巧妙地暗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期待正在应验。

后两句铅华不可弃,莫是藁砧归”,则将这种期待进一步深化。铅华”指妇女的化妆品,藁砧”是古代对丈夫的隐语(藁砧加火为铡,刑具,古代犯人论罪后用铡刀断其腰,藁砧是避讳的说法,后引申为丈夫)。女主人公心想既然有了这些好兆头,自己就该好好打扮,不能让容颜失色,以便迎接丈夫。她不敢相信却又热切期盼地猜测,这些吉兆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的丈夫藁砧要回来了。这两句将人物内心的忐忑、喜悦和深藏的思念完全展现出来,情态毕现。

整首诗语言极为简练,几乎是用白描的手法,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,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民间智慧。诗人没有直接写思念之苦或盼望之切,而是通过裙带解”、蟢子飞”这些客观的吉兆,以及铅华不可弃”的主观反应,层层递进地揭示出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。这种含蓄而精准的写法,使得诗歌意蕴悠长,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民间趣味,将普通女性的细腻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,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玉台体:南朝徐陵编诗选《玉台新咏》,多为艳诗或言情诗,以此得名。

裙带解:古代女子裙举忽然松开为喜兆。

蟢子:小蜘蛛脚长者,俗称蟢子。

铅华:指脂粉。

藁砧:丈夫的隐语。

作者介绍:

权德舆(759年—818年),字载之,天水略阳(今甘肃秦安)人,后迁居润州丹徒(今江苏镇江)。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,出身于仕宦世家,自幼聪慧好学,三岁便知变四声,四岁能作诗,十五岁时已创作文章数百篇,闻名于世。

权德舆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和政治两方面。在文学上,他是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代表,执掌文坛多年,名重一时。他的文章雅正弘博,深受时人推崇,许多王侯将相的碑铭、行状都出自他手,被时人奉为宗匠。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,风格清深而华彩,被南宋严羽评价为“有绝似盛唐者”,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在政治上,权德舆仕途显达,曾掌制诰九年,三知贡举,后拜礼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位列宰辅。他主张德治与法治并用,关注民生疾苦,曾直言上疏为民请命,深受百姓爱戴。他的政治主张和执政风格对当时的朝政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