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岁暮归南山

唐·孟浩然

北阙休上书,南山归敝庐。

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。

白发催年老,青阳逼岁除。

永怀愁不寐,松月夜窗虚。

译文:

不要再向京城宫门(北阙)上书求官了,还是回到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去吧。

就是因为我没有才能,才被圣明的君主抛弃;也因为身体多病,连老朋友也渐渐疏远了。

白发越长越多,仿佛在催促我衰老;新春的阳光(青阳)到来,又逼迫着旧年离去。

整夜怀着愁绪难以入睡,只有松树下的月光,在寂静的窗户上映照着空旷的景象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,首联“北阙休上书,南山归敝庐”,便道出了诗人放弃仕途、回归故里的决定。北阙是朝廷的象征,而南山敝庐则是隐居的寄托,这一去一来,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,也是对内心宁静的渴望。诗人的选择并非出于自愿,而是被现实所迫,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。

“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”两句,直接道出了诗人被明主抛弃、与故人疏远的境遇。诗人自谦“不才”,实则暗含对自身才华未遇的遗憾,而“多病”则既指身体上的病痛,也暗喻内心的疲惫。这种被边缘化的状态,让诗人的世界愈发孤独,与外界的联系日渐稀薄,只剩下内心的苦闷与挣扎。

尾联“白发催年老,青阳逼岁除”以时间流逝为引,将诗人的愁绪推向高潮。白发与青阳的对比,既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,也是对时光不待的无奈。而“永怀愁不寐,松月夜窗虚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,松影与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室内,更显空寂。这虚空的夜晚,正是诗人内心孤独的真实写照,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凄凉。

注释:

岁暮:年终。

南山: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。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。一说指终南山。

北阙:皇宫北面的门楼,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,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。

敝庐:称自己破落的家园。

不才:不成材,没有才能,作者自谦之词。

明主:圣明的国君。

多病:一作“卧病”。故人:老朋友。疏:疏远。

老:一作“去”。

青阳:指春天。逼:催迫。岁除:年终。

永怀:悠悠的思怀。愁不寐:因忧愁而睡不着觉。寐:一作“寝”。

虚:空寂。一作“堂”。

作者介绍:

孟浩然(689年—740年),字浩然,号孟山人,唐代著名诗人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。他一生以隐居为主,虽曾求仕但屡试不第,最终选择归隐山林,以诗歌自适。孟浩然与王维并称“王孟”,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,风格清淡自然,意境深远,被誉为“诗星”。

孟浩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,题材集中于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,语言自然质朴,情感真挚。孟诗摆脱了初唐应制诗的狭窄境界,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,为开元诗坛注入了新鲜气息。例如,《春晓》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清晨,充满生机与童趣,是家喻户晓的佳作;《过故人庄》则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朋友相聚的场景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此外,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中的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一联,气势磅礴,体现了孟诗中难得的雄浑气概。孟浩然的诗歌不仅清新自然,还善于将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,达到“兴象”的境界,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