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咏怀古迹(其二)

唐·杜甫

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

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

江山故宅空文藻,云雨荒台岂梦思。

最是楚宫俱泯灭,舟人指点到今疑。

译文:

草木摇落,秋景萧瑟,我深深理解了宋玉当年的悲伤。他那种潇洒儒雅的品格,也是我学习的榜样。

我怅然遥想这千年往事,不由得落下眼泪。我们虽然品格相似,却不幸生在了不同的时代。

江边山中的故宅,空留下他华丽的文采,那些关于神女云雨的荒台,难道真的只是他的梦中之思吗?

最可叹的是,楚国的宫殿早已全部毁灭了,如今船夫指点着那些遗址,人们甚至至今还半信半疑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宋玉为引,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先贤的追慕之情。“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”,诗人通过“摇落”二字,描绘出秋日凋零的景象,暗喻宋玉怀才不遇的悲凉。而“风流儒雅亦吾师”一句,则将宋玉视为精神导师,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文人的深深敬仰。诗人以景起兴,借古抒怀,情感真挚而深沉。

“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”,诗人遥想千年往事,不禁潸然泪下。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历史变迁的无限怅惘,萧条异代的对比更凸显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。诗人对历史的感慨,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追忆,也有对当下孤独的感伤,情感层层递进,令人动容。

“江山故宅空文藻,云雨荒台岂梦思。最是楚宫俱泯灭,舟人指点到今疑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楚地遗迹的荒凉景象。故宅虽存,文藻已空,荒台云雨更似梦境,而楚宫的彻底泯灭,让舟人指点遗迹时也心生疑虑。这些意象的叠加,既是对历史遗迹的凭吊,也是对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,余韵悠长,引人遐想。

注释:

摇落:凋残,零落。

风流儒雅: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,学养深厚渊博。

故宅:江陵和归州(秭归)均有宋玉宅,此指秭归之宅。空文藻:斯人已去,只有诗赋留传下来。

云雨荒台:宋玉在《高唐赋》中述楚之“先王”游高唐,梦一妇人,自称巫山之女,临别时说:“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岨,旦为行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”阳台,山名,在今重庆市巫山县。

作者介绍:
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世称“诗圣”。他出生于河南巩县(今河南巩义),出身于京兆杜氏,是北方大士族之后。杜甫自幼聪慧,七岁便能作诗,青年时期曾游历吴越、齐赵等地,胸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政治抱负,但仕途坎坷,最终以诗歌成就名垂千古。

杜甫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,其作品被后人誉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、忧国忧民为核心,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。例如,《三吏》(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)和《三别》(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)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的苦难,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体现了“沉郁顿挫”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的律诗成就尤其突出,如《春望》《登高》等作品,语言精妙,格律严谨,成为后世典范。杜甫一生创作了约1500首诗,内容广泛,艺术精湛,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