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已凉

唐·韩偓

碧阑干外绣帘垂,猩色屏风画折枝。

八尺龙须方锦褥,已凉天气未寒时。

译文:

碧玉阑干的外面,绣着美丽图案的帘子低垂,猩红色的屏风上,画着折枝花卉的图案。

八尺长的龙须草席铺着,上面是锦缎的褥子,天气已经凉爽了,但还不到寒冷的时候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晚唐诗人韩偓的作品,通过细致描绘室内陈设和季节气候,营造出一种精致、闲适而又略带感伤的氛围。诗的前两句碧阑干外绣帘垂,猩色屏风画折枝”,从视觉角度入手,描绘了室内外的景物。碧玉阑干、绣帘、猩红屏风、折枝画,这些意象都极尽华美与工巧,暗示了环境的富贵与主人的雅致品味。绣帘低垂,屏风上画着折下的花枝,静态的描绘中透出一种幽静和内敛的美感。

后两句“八尺龙须方锦褥,已凉天气未寒时”,则将笔触转向触觉和感觉。龙须席和锦缥褥子,都是舒适的卧具,暗示了这是一个适合休息的环境。而关键在于最后一句已凉天气未寒时”,点明了时节——正是那种刚刚开始凉爽、尚未寒冷、最令人舒适的秋初时分。这种对季节变化的精准捕捉,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,更暗示了人物可能正享受着这份恰到好处的舒适,同时也可能因天气的渐变而引发一丝不易察觉的秋思或感怀。整首诗语言精练,意象鲜明,不直接写人,但通过环境的烘托,人物的形象和心境已隐约可见,体现了韩偓诗歌“香奁体”的典型特征,含蓄而富有韵味。

注释:

绣帘:一作“翠帘”。

猩血:一作“猩色”,猩红色。

屏风:一种用来遮挡和做隔断的东西。

画折枝:一作“画柘枝”,指图绘花卉草木。

龙须:属灯心草科,茎可织席。这里指草席。

作者介绍:

韩偓(844年—923年),字致光,号致尧,小字冬郎,号玉山樵人,京兆万年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。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大臣和诗人,翰林学士韩仪之弟,被尊为“南安四贤”之一。韩偓自幼聪慧,十岁能诗,深得姨父李商隐的赞誉。唐昭宗龙纪元年(889年),他进士及第,开始了仕途生涯,历任左拾遗、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等职,后因平定宦官刘季述政变,迎接唐昭宗复位,升任中书舍人,深受昭宗器重。然而,因不肯依附权臣朱全忠,他遭到贬谪,晚年寓居福建南安,信仰道教,过着清修的生活,最终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。

韩偓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和文学领域。在政治上,他忠诚于唐王朝,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如协助平定宦官叛乱、谏阻藩镇内斗等,为维护朝廷稳定立下汗马功劳。尽管因坚持原则而屡遭贬谪,但他始终不与乱臣贼子为伍,其忠义之举被后人称颂。在文学上,韩偓以“香奁体”闻名,其诗作词藻华丽,多写宫词和艳情,风格细腻含蓄。同时,他的感时诗篇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图景,如《惜花》《感旧》等,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个人身世的悲凉感慨。此外,他擅长书法,其行书作品被赞为“八法俱备,淳劲可爱”,在艺术上也颇有造诣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