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

唐·岑参

鸡鸣紫陌曙光寒,莺啭皇州春色阑。

金阙晓钟开万户,玉阶仙仗拥千官。

花迎剑佩星初落,柳拂旌旗露未干。

独有凤凰池上客,阳春一曲和皆难。

译文:

雄鸡在京城的大道上啼鸣,黎明的曙光中透着些许寒意,黄莺在皇都的树梢上啼啭,春天的景色已接近尾声。

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晨钟敲响,开启了宫门千座,玉石砌成的台阶上,仪仗队簇拥着上千官员。

花朵迎接着佩剑官员的到来,晨星刚刚隐没,柳条轻拂着旌旗,上面的露水还未干。

只有那身居凤凰池要职的权贵(指宰相或翰林学士),他唱出的那曲高雅的《阳春白雪》,和者寥寥,知音难觅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清晨的京城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而庄严的宫廷画卷。首联“鸡鸣紫陌曙光寒,莺啭皇州春色阑”,以鸡鸣和莺啼的动态描写,将黎明时分京城内外的生活气息与春日的尾声巧妙融合。“紫陌”与“皇州”的并置,既展现了宫廷的巍峨,又暗含了季节的更迭,寒意与春色交织,营造出一种既清冷又温暖的氛围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,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。

中间两联“金阙晓钟开万户,玉阶仙仗拥千官”与“花迎剑佩星初落,柳拂旌旗露未干”,进一步深化了宫廷的肃穆与生机。钟声、玉阶、仙仗、剑佩等意象,不仅强化了皇家仪仗的庄重,也通过“花迎”“柳拂”的拟人化描写,赋予了静态景物以动态的生命力。星落与露未干,则精准捕捉了黎明时分特有的光影与湿度,使整幅画面更具层次感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宫廷生活交织,既展现了盛世的繁华,又暗含了对时间易逝的淡淡感慨。

尾联“独有凤凰池上客,阳春一曲和皆难”,笔锋一转,从宏大叙事转向了个体感受。凤凰池上客,通常指翰林院学士,此处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谦逊自喻,也暗含了才子们面对盛世繁华时的复杂心境。“阳春一曲和皆难”,借用《阳春白雪》的典故,表达了高雅艺术难以被众人理解的孤寂与自得。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盛景的呼应,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微妙点拨,余韵悠长,令人回味。

注释:

和:即和诗,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,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。可和韵,可不和韵。

中书舍人:官名,时贾至任此职。大明宫:宫殿名,在长安禁苑南。

紫陌:指京师的街道。

曙光:破晓时的阳光。

啭:婉转的叫声。皇州:京都。阑:尽。

金阙:皇宫金殿。万户:指皇宫中宫门。

玉阶:指皇宫中大明宫的台阶。仙仗:天子的仪仗。

剑佩:带剑、垂佩绶,都为高官之饰物,此指禁卫军的武装。

旌旗:旗帜的总称。

凤凰池上客:指贾至。凤凰池,也称凤池,这里指中书省。

阳春:古曲名,即宋玉《对楚王问》中提到的《阳春》《白雪》,“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”,后以之比喻作品高妙而懂得的人很少。

作者介绍:

岑参(约715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青门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南阳(今河南南阳),后迁居江陵(今湖北江陵)。他出身于官宦世家,曾祖父岑文本和伯祖父岑长倩皆官至宰相。岑参幼年丧父,家境逐渐衰落,但他勤奋好学,九岁能诗,二十岁游学长安,后于天宝三年(744年)中进士,开启仕途。他先后两次出塞,在西北边疆任职多年,这段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岑参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边塞诗的创作上。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他的边塞诗以豪放奔放、意境深远著称,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,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边疆民族的风土人情。他的诗作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等,以生动的意象和瑰丽的语言,展现了边塞的雄奇与浪漫。例如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一句,用梨花比喻雪花,将严寒的边塞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《逢入京使》等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,展现了细腻的情感。岑参的边塞诗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,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