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贫女

唐·秦韬玉

蓬门未识绮罗香,拟托良媒益自伤。

谁爱风流高格调,共怜时世俭梳妆。

敢将十指夸针巧,不把双眉斗画长。

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

译文:

简陋的柴门从未闻到过华美丝绸的香气,想要托付良媒却更加自伤。

谁会欣赏那高洁的品格和风韵,大家都只喜爱这个时代俭朴的梳妆。

我敢夸耀自己十指灵巧善做针线活,不和别人比画长长的眉毛。

最苦闷的是年复一年地用金线刺绣,却只是为别人做嫁衣裳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一个深闺女子的口吻,抒发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哀怨。诗的开篇“蓬门未识绮罗香,拟托良媒益自伤”,直接点明了女子的贫寒出身和无人赏识的孤寂。她虽渴望通过媒人嫁得良人,但家境的贫寒让她更加自怜自伤。接下来的两句“谁爱风流高格调,共怜时世俭梳妆”,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。女子的高洁品格和独特风韵无人欣赏,人们只追求符合时代潮流的简朴妆扮,这种矛盾让她的内心更加苦闷。

后两句“敢将十指夸针巧,不把双眉斗画长”,展现了女子的自信与无奈。她以自己的灵巧手艺为傲,却不愿在妆容上与他人争奇斗艳,这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,也是对世俗审美的一种反抗。然而,尾联“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”,则将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。女子年复一年地辛苦刺绣,却只是为了别人制作嫁衣,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比喻,深刻地揭示了她的悲剧命运——有才华却无处施展,有梦想却无法实现,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幸福,自己却依旧孤独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,将女子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,令人深感同情与惋惜。

注释:

蓬门:用蓬茅编扎的门,指穷人家。

绮罗: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。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。

拟:打算。

托良媒:拜托好的媒人。

益:更加。

风流高格调:指格调高雅的妆扮。

风流:指意态娴雅。高格调:很高的品格和情调。

怜:喜欢,欣赏。时世俭梳妆: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。称“时世妆”,又称“俭妆”。

时世:当世,当今。一说此处“俭”作“险”解,俭梳妆意为奇形怪状的打扮。

针:《全唐诗》作“偏”,注“一作纤”。

斗:比较,竞赛。

苦恨:非常懊恼。压金线:用金线绣花。“压”是刺绣的一种手法,这里作动词用,是刺绣的意思。

作者介绍:

秦韬玉,字中明,唐代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生卒年不详。他出身于尚武世家,父亲为左军军将。秦韬玉少时聪慧,擅长诗文,但屡次科举不第,后因得到宦官田令孜的举荐,中和二年(882年)被特赐进士及第,并官至工部侍郎、神策军判官。

秦韬玉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。他的诗作以七言为主,构思奇巧,语言清雅,意境浑然,情感真挚。代表作《贫女》广为传诵,诗中“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”一句,深刻表达了贫寒女子对命运的无奈,同时也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寄人篱下的感慨。这首诗语言简丽,寄寓深刻,被誉为“语语为贫士写照”。此外,他的《长安书怀》《桧树》《题竹》等作品,也展现了其细腻的笔触和高超的艺术才华。秦韬玉的诗作现存八百余首,收录在《元氏长庆集》中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