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听筝

唐·李端

鸣筝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

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

译文:

筝柱上镶嵌着金粟,琴筝发出清脆的鸣响,素净的手在洁白的房前拨弄着琴弦。

(弹筝人)想要得到周瑜那般英俊才子的注目,便时常故意拨错琴弦,发出些不和谐的声响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,筝声悠扬,金粟柱在素手拨弄下发出清脆的声响,女子在玉房前轻抚琴弦,动作优雅而娴熟。诗人通过“鸣筝金粟柱”和“素手玉房前”的描写,不仅展现了乐器的精美,更凸显了弹奏者的高雅气质。筝声与环境的融合,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美好的空间,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意境。

诗的后两句“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”,巧妙地融入了典故,借周瑜的典故,暗指弹奏者内心对关注的渴望。女子在弹奏时故意弹错,既是一种小聪明,也是对爱慕之情的含蓄表达。这种“误拂弦”的细节,既显得俏皮可爱,又透露出一种少女的心事,让人在轻快的节奏中感受到一丝微妙的情愫。整首诗以乐声为引,以情感为线,含蓄而动人。

注释:

听筝:弹奏筝曲。

金粟:古也称桂为金粟,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。

柱:定弦调音的短轴。

素手: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。

玉房:指玉制的筝枕。房,筝上架弦的枕。

周郎:指三国时吴将周瑜。他二十四岁为大将,时人称其为“周郎”。他精通音乐,听人奏错曲时,即使喝得半醉,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。当时人称:“曲有误,周郎顾。”

拂弦:拨动琴弦。

作者介绍:

李端(约737年—约784年),字正已,唐代诗人,赵郡李氏东祖房后裔,与大历十才子中的其他诗人齐名。他年少时曾居庐山,师从诗僧皎然,后于大历五年(770年)中进士,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等职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“衡岳幽人”。

李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。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其诗风清新自然,题材广泛,涵盖边塞、山水、闺情、赠别等类别,尤以边塞诗和闺情诗见长。他的边塞诗如《横吹曲辞·关山月》展现了雄浑壮阔的意境,而闺情诗如《闺情》《听筝》则细腻描绘了女性的心理与命运,情感真挚,语言婉约。此外,他的赠别诗也占其诗作的三分之一,如《送李端》,情感深沉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李端的诗歌既有应酬之作,也包含对社会现实的反映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,在唐代中期的诗坛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