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

唐·韩愈

纤云四卷天无河,清风吹空月舒波。

沙平水息声影绝,一杯相属君当歌。

君歌声酸辞且苦,不能听终泪如雨。

洞庭连天九疑高,蛟龙出没猩鼯号。

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。

下床畏蛇食畏药,海气湿蛰熏腥臊。

昨者州前捶大鼓,嗣皇继圣登夔皋。

赦书一日行万里,罪从大辟皆除死。

迁者追回流者还,涤瑕荡垢清朝班。

州家申名使家抑,坎轲只得移荆蛮。

判司卑官不堪说,未免捶楚尘埃间。

同时辈流多上道,天路幽险难追攀。

君歌且休听我歌,我歌今与君殊科:

一年明月今宵多,人生由命非由他,

有酒不饮奈明何?

译文:

天空辽阔无云,银河隐没,清风吹拂着大地,月光如水波般洒满夜空。

沙地平坦,水流无声,周围一片寂静,我举杯敬你,你应当放声歌唱。

你的歌声酸楚而悲苦,我无法听完便泪如雨下。

洞庭湖水连绵无际,九嶷山高耸入云,蛟龙在水中出没,猩猩和猿猴在山林中号叫。

我历经九死一生才来到这贬谪之地,幽居在此,默默无闻,仿佛在逃亡。

下床怕遇见蛇,吃饭怕中毒,海上的湿气让蛰伏的虫子散发出腥臊味。

前些日子州府传来敲响的大鼓声,新皇即位,提拔贤能,仿佛赦免的文书一日之间就能传遍万里,所有死刑犯都被赦免。

被贬谪的人被召回,流放者得以还乡,朝廷涤荡污浊,重新安排官员。

但州府上报我的名字,却被使者压制,我坎坷不遇,只能被迁往荆蛮之地。

做个判司这样的小官已经无法忍受,还免不了要遭受鞭打,在尘埃中受辱。

与我同辈的许多人已经升迁,走上显达之路,而我要走的仕途却崎岖险阻,难以攀爬。

你且停止歌唱,听我唱一首歌,我的歌与你刚才所唱的截然不同:

今夜月光如此明亮,人生既然由命不由人,何不饮酒作乐,莫负这良宵?

赏析:

这首诗开篇便以“纤云四卷天无河,清风吹空月舒波”营造了广袤而清冷的意境,天空澄净无云,仿佛银河也隐匿不见,只有清风拂过,月光如水波般舒展。这样的景致下,诗人所处的环境却更显孤寂,“沙平水息声影绝”,四周寂静无声,连影子都消失不见,只有“一杯相属君当歌”的微弱互动,试图打破这死寂。然而,友人歌声中的酸楚与苦涩,却让诗人无法听完整便泪如雨下,这看似平静的夜晚,实则暗涌着难以言说的苦楚。

诗中通过友人歌声,诗人将思绪拉回了自己的现实处境,“洞庭连天九疑高,蛟龙出没猩鼯号”,描绘出自己被贬谪之地环境的险恶与荒凉,仿佛蛟龙出没、野兽哀号,充满了未知的危险。而“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”则直接道出了诗人历经艰险、如逃犯般隐匿生活的悲惨遭遇,连下床都怕蛇,吃饭也怕中毒,海气的湿腥更是令人难以忍受。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,既是诗人个人命运的写照,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。

然而,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个人的不幸,他敏锐地捕捉到朝廷政变的消息,“昨者州前捶大鼓,嗣皇继圣登夔皋”,新皇登基,大赦天下,罪大恶极者都得以赦免。这无疑给诗人带来了希望,他期待着“迁者追回流者还,涤瑕荡垢清朝班”的局面出现。但现实却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,“州家申名使家抑,坎轲只得移荆蛮”,尽管朝廷大赦,但地方官员的阻挠,让他依旧无法回到中原,只能继续困于荆蛮之地。最后,诗人与友人的歌声形成鲜明对比,友人悲歌未竟,他则以“一年明月今宵多,人生由命非由他,有酒不饮奈明何?”的豁达自嘲作结,看似超脱,实则蕴含着更深沉的无奈与苦涩,将全诗的悲凉推向了高潮。

注释:

纤云:微云。河:银河。

月舒波:月光四射。

属:劝酒。

洞庭:洞庭湖。九疑:又名苍梧山,在今湖南宁远县境。

猩:猩猩。鼯(wú):鼠类的一种。

如藏逃:有如躲藏的逃犯。

药:指蛊毒。南方人喜将多种毒虫放在一起饲养,使之互相吞噬,最后剩下的毒虫叫做蛊,制成药后可杀人。

海气:卑湿的空气。蛰:潜伏。

嗣皇:接着做皇帝的人,指宪忠。登:进用。夔皋:夔和皋陶,传说是舜的两位贤臣。

赦书:皇帝发布的大赦令。

大辟:死刑。除死:免去死刑。

迁者:贬谪的官吏。流者:流放在外的人。

瑕:玉石的杂质。班:臣子上朝时排的行列。

州家:刺史。申名:上报名字。使家:观察使。抑:压制。

坎轲:这里指命运不好。荆蛮:今湖北江陵。

判司:唐时对州郡诸曹参军的总称。

捶楚:棒杖一类的刑具。

上道:上路回京。

天路:指进身于朝廷的道路。幽险:幽昧险碍。

殊科:不一样,不同类。

作者介绍:

韩愈(768年—824年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或“韩文公”。他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和政治家,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。韩愈幼年丧父,由兄嫂抚养长大,虽家境贫寒,却勤奋好学,最终在贞元年间考中进士,步入仕途。他的官场生涯充满波折,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,但他在文学和教育领域的贡献却为后世所铭记。

韩愈在文学、教育和政治领域均有卓越贡献。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,反对骈文浮华的形式主义,提出“文以载道”的理念,强调文章应服务于思想传播和道德教化。他的散文气势雄浑、逻辑严密,代表作包括《师说》《进学解》《原道》等,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,还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典范。

在诗歌创作上,韩愈同样成就斐然,其诗风奇特雄伟,内容丰富,代表作如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《南山诗》等,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碑志文和杂文,其作品语言精炼,情感真挚,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在教育方面,韩愈力倡尊师重道,撰写《师说》以阐释教师的重要性,并广招门徒,亲自教授,为唐代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。他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,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

在政治上,韩愈主张天下统一,反对藩镇割据,曾参与平定淮西藩镇之乱的行动,并因进谏反对迎佛骨而被贬潮州。在潮州任职期间,他兴修水利、推广教育,深受百姓爱戴,其政绩和思想为地方留下了深远影响。

韩愈的一生,不仅为唐代文学和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他的成就和思想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