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登高

唐·杜甫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译文:

风势紧急,天空高远,猿猴发出凄厉的啼叫;水中小洲清澈,沙滩洁白,鸟儿在盘旋回飞。

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飘落叶子,奔流不息的长江滚滚涌来。

漂泊万里,常在秋天感到悲凉,又总是客居他乡;一生中疾病缠身,如今独自登上高台。

历尽了艰难苦恨,白发越积越多,显得鬓发斑白;困顿失意,最近又停止了饮酒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杜甫的《登高》,被誉为“古今七言律诗之冠”。开篇两句即以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”勾勒出一幅雄浑而又凄清的秋景图。急风、高天、哀猿、飞鸟,视听结合,动静相宜,奠定了全诗悲凉萧瑟的基调。诗人通过选取典型的秋日意象,将自然界的肃杀之气与内心的悲凉之感融为一体。

中间两联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与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是千古名句。前者写景,境界开阔,落木的萧萧声与长江的滚滚波涛,形成一种时空无限、壮阔而又苍凉的意境,暗喻着生命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。后者抒情,将个人身世之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,“万里”、“百年”极言空间之远、时间之长,而“常作客”、“独登台”则点明诗人漂泊异乡、孤苦伶仃的现实处境,悲秋之情与人生失意交织在一起,情感沉郁。

最后两句“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”直接抒发诗人的个人感慨。艰难苦恨”概括了诗人一生所经历的坎坷与不幸,这让他过早地白发丛生。潦倒”形容其困顿失意的状态,而新停浊酒杯”则透露出诗人因疾病缠身而不得不戒酒的现实,更添一层无奈与凄凉。这两句将诗人晚年穷困潦倒、多病缠身、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推向了高潮。

全诗情景交融,意境雄浑开阔而又沉郁顿挫。诗人将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与个人身世际遇、家国之忧紧密结合,语言精练,对仗工整,情感真挚深沉,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。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悲剧命运的写照,也折射出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。

注释:

登高: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,历来有登高的习俗。

猿啸哀: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。《水经注·江水》引民谣云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”

渚:水中的小洲;水中的小块陆地。鸟飞回: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。回:回旋。

落木:指秋天飘落的树叶。萧萧:风吹落叶的声音。

万里:指远离故乡。常作客:长期漂泊他乡。

百年:犹言一生,这里借指晚年。

艰难: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。苦恨:极恨,极其遗憾。苦,极。繁霜鬓:增多了白发,如鬓边着霜雪。繁,这里作动词,增多。

潦倒:衰颓,失意。这里指衰老多病,志不得伸。新停:新近停止。重阳登高,例应喝酒。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,所以说“新停”。

作者介绍:
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世称“诗圣”。他出生于河南巩县(今河南巩义),出身于京兆杜氏,是北方大士族之后。杜甫自幼聪慧,七岁便能作诗,青年时期曾游历吴越、齐赵等地,胸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政治抱负,但仕途坎坷,最终以诗歌成就名垂千古。

杜甫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,其作品被后人誉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、忧国忧民为核心,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。例如,《三吏》(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)和《三别》(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)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的苦难,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体现了“沉郁顿挫”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的律诗成就尤其突出,如《春望》《登高》等作品,语言精妙,格律严谨,成为后世典范。杜甫一生创作了约1500首诗,内容广泛,艺术精湛,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