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行经华阴

唐·崔颢

迢峣太华俯咸京,天外三峰削不成。

武帝祠前云欲散,仙人掌上雨初晴。

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路西连汉畤平。

借问路旁名利客,何如此处学长生。

译文:

高峻挺拔的华山俯瞰着长安城,天边那三座山峰高耸入云,仿佛不是人力所能削凿而成。

汉武帝祠堂前的云雾即将散去,仙人掌峰的山顶上雨后初晴。

黄河与华山从北面环抱着险要的秦关,驿道向西延伸,连接着平坦的汉代祭天地神灵的场所。

请问路旁那些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奔波的人,怎么不在这里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呢?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节选部分,描绘了西岳华山的雄伟壮丽景象,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。

诗的前四句集中笔墨描绘华山的高峻奇险。诗人以“迢峣”、“俯咸京”直接点出其巍峨之势,而“天外三峰削不成”更是运用夸张和想象,极言其高不可攀、鬼斧神工,为全诗奠定了雄奇壮丽的基调。接着描绘祠前云散、仙人掌上雨晴的动态景象,既写出了山间天气变幻莫测的特点,也融入了神话色彩,使山景更加神秘迷人。

中间两句则从宏观视角转入地理形势的描写。“河山北枕秦关险”写华山与黄河、秦关共同构成关中地区的天然屏障,点出其战略地位之重要;“驿路西连汉畤平”则由险转平,写出交通要道连接着古代祭祀场所,暗示此地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这两句不仅拓宽了诗歌的意境,也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。

最后两句是诗人直接向途中的名利客发出的诘问和劝谕。面对如此壮丽神奇的自然山水,那些为功名富贵疲于奔命的人,怎能不心生感慨?李白借华山仙境之美,反衬出追逐名利之徒的庸俗与可悲,表达了诗人自己超脱尘世、向往自由与长生久视神仙境界的思想感情。这种思想在李白诗中屡见不鲜,体现了他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。

全诗意境开阔,气势磅礴,语言瑰丽,想象奇特。诗人将华山之景与个人情怀巧妙结合,由景生情,由情入理,层层递进,最终点明主旨,表达了鲜明的爱憎与人生追求,是李白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。

注释:

华阴:今陕西省华阴县,位于华山北面。一作“华山”。

岧峣:山势高峻的样子。

太华:即华山。

咸京:即咸阳,今陕西西安。

三峰:指华山的芙蓉、玉女、明星三峰。也有的解释为莲花、玉女、松桧三峰。

武帝祠:即巨灵祠。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。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。

仙人掌:峰名,为华山最峭的一峰。

秦关:指秦代的潼关。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,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。

驿路:指交通要道。

汉畤:汉帝王祭天地、五帝之祠。

畤: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。

名利客:指追名逐利的人。

学长生:指隐居山林,求仙学道,寻求长生不老。

作者介绍:

崔颢(约704年—754年),字不详,汴州(今河南开封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。他出身于博陵崔氏这一顶级门阀士族,开元十一年(723年)进士及第,曾任太仆寺丞、司勋员外郎等职,一生仕途并不显达,但以诗歌成就闻名于世。

崔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。他最为人称道的是《黄鹤楼》一诗,这首诗不仅被誉为“唐人七律之冠”,还因其意境深远、情感真挚而成为唐诗中的千古名篇。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时,见到崔颢的诗作后感叹道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,并为之搁笔,足见其艺术魅力。

崔颢的诗歌风格经历了明显的变化。早年,他的作品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,风格轻浮浮艳;而晚年的边塞经历,则使他的诗风变得雄浑奔放,风骨凛然。如《古游侠呈军中诸将》和《辽西作》等边塞诗,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与生活的艰辛,情感深沉,气势恢宏。

此外,崔颢的《长干行》系列诗歌以质朴的语言描写了市井生活和情感,如“君家何处住?妾住在横塘”,生动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鲜活面貌,令人印象深刻。

崔颢一生虽官职不高,但凭借卓越的诗才在唐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唐诗的多样性,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