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金缕衣

唐·杜秋娘

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

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

译文:

劝您不要吝惜那华丽的金缕衣衫,劝您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。

花儿盛开时正适合采摘就应当采摘,不要等到花谢了才空折下那无花的枝干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直白而恳切的语言,反复劝勉人们要珍惜当下,尤其是青春年华。开篇两句“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”,将华美的服饰与宝贵的时光进行对比,旗帜鲜明地指出,外在的物质享受远不及内在的青春时光来得重要和值得珍惜。这种对比强烈,寓意深刻,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旨,即劝人及时行乐,把握青春。金缕衣象征着世俗所追求的荣华富贵,而少年时则代表着人生中最具活力、最具创造力的阶段,两者孰轻孰重,诗人心中自有定论,也试图以此警醒世人。

“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”这两句,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,进一步深化了“惜时”的主题。花开正艳,正是采摘的好时机,此时不取,待到花谢枝枯,便只剩下一根空枝,徒留遗憾。这不仅仅是说赏花折枝,更是在隐喻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和机会,它们如同花期一样短暂,一旦错过便无法重来。诗句充满了紧迫感,仿佛在催促着人们抓住眼前的机遇,享受当下的美好,不要因拖延和等待而错失良机,留下终生的悔恨。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,却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,易于流传,也易于引起共鸣。

注释:

金缕衣:缀有金线的衣服,比喻荣华富贵。

堪:可以,能够。

直须:不必犹豫。

直:直接,爽快。

莫待:不要等到。

作者介绍:

杜秋娘(约791年—约835年后),原名杜秋,是唐代金陵(今江苏镇江)人。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从青楼歌姬到皇帝宠妃,再到皇子保姆,最后落得晚景凄凉,她的经历折射出唐末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浮沉。

杜秋娘出身贫寒,幼年因家境困窘被卖入江南教坊,成为一名歌舞姬。她聪慧过人,能歌善舞,尤擅长诗词曲艺,并自创了《金缕衣》一曲,其中“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”的歌词广为流传,不仅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,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,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。

15岁时,杜秋娘被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赎出,成为其侍妾。李锜对她宠爱有加,她将自创的《金缕衣》唱给他听,这首曲子深深打动了李锜,也让他更加欣赏她的才华。然而,元和二年(807年),李锜因不满朝廷削藩政策起兵造反,最终兵败被杀。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没入宫廷,成为宫中歌舞姬。她再次以一曲《金缕衣》吸引唐宪宗注意,宪宗被她的才情和美貌打动,将其封为秋妃,备受宠爱。在宪宗执政期间,杜秋娘不仅得到皇帝的恩宠,还因其见识与才情,时常参与政事讨论,对宪宗的治国理念产生了一定影响。

元和十五年(820年),宪宗暴毙,穆宗继位后,杜秋娘被任命为皇子李凑的傅姆,负责教养这位未来的漳王。她悉心教导,使李凑成为当时备受赞誉的贤王。然而,李凑后来因卷入皇权斗争被废黜,杜秋娘也随之失去依靠,被遣返回故乡镇江,晚景凄凉,靠朝廷微薄的供给勉强度日。晚年的她穷困潦倒,最终在孤寂中离世。

杜秋娘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和人生经历上。《金缕衣》不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,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佳作,被收入《唐诗三百首》,影响深远。她的经历则通过晚唐诗人杜牧的《杜秋娘诗》得以流传,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她的传奇一生,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与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并称。杜秋娘的一生,从烟花之地到宫廷,再到皇子保姆,最后归于平凡,她以柔弱之躯经历了四朝更迭,她的故事成为晚唐社会的一个缩影,也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跌宕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