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唐诗三百首
点击收藏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
唐·韦应物
凄凄去亲爱,泛泛入烟雾。
归棹洛阳人,残钟广陵树。
今朝此为别,何处还相遇。
世事波上舟,沿洄安得住。
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,船只缓缓驶入茫茫烟雾。
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,回望广陵,只听得晨钟的余音在林间回荡。
今日在此与你依依作别,不知何时何地才能再次相遇?
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,顺流逆流,怎能由自己作主?
这首诗以清冷孤寂的意象开篇,“凄凄去亲爱,泛泛入烟雾”,诗人用“凄凄”二字点染出离别的愁绪,亲人远去如同飘荡在烟雾中的孤舟,缥缈而不可捉摸。烟雾的朦胧感既渲染了离别的惆怅,又暗合了人生无常的哲思,让整首诗笼罩在一种迷离怅惘的氛围之中。诗人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烟雾中的孤舟,虚实相生,意境悠远。
诗的中间两联由情入景,“归棹洛阳人,残钟广陵树”,诗人以“归棹”点明行舟之态,却将目光投向岸边的残钟古树,时空交错间,钟声的余韵与树影的斑驳交织成一幅苍凉的画面。这种以景结情的笔法,既写尽了离人远去的寂寥,又暗含了岁月流逝的感慨。残钟、古树这些意象,既是对眼前景的实写,又是对人生过往的追忆,虚实相生,余味悠长。
末联“今朝此为别,何处还相遇”直抒胸臆,将离别的惆怅推向高潮。诗人明知此别难逢,却仍执着地追问“何处还相遇”,这种明知故问的笔法,恰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盼。尾联“世事波上舟,沿洄安得住”以舟喻世,以水喻事,将人生比作一叶漂泊的孤舟,在世事之水中或顺流而下,或逆流而上,终究无法停泊。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,使全诗在离情别绪之外,更添一份对生命本质的哲思,余韵绵长。
扬子:指扬子津,在长江北岸,近瓜州。
元大:未详何人。
校书:官名。唐代的校书郎,掌管校书籍。
去:离开。亲爱:相亲相爱的朋友,指元大。
泛泛:行船漂浮。
归棹:归去的船。棹,船桨。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。
广陵:江苏扬州的古称。在唐代,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。
今朝:现在,今天。此:此处。为别:作别。
还:再。
世事:世上的事
沿洄:顺流而下为沿,逆流而上为洄,这里指处境的顺逆。安得住:怎能停得住?
韦应物(737年—792年),字义博,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,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世称“韦苏州”或“韦江州”。他出身于名门望族,早年以门荫入仕,后因安史之乱流落失职,从此折节读书,考中进士后历任洛阳丞、滁州刺史、江州刺史、苏州刺史等职。
韦应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。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王维、孟浩然、柳宗元并称“王孟韦柳”。他的诗歌以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,风格恬淡高远,语言简洁朴素,富有田园气息。代表作《滁州西涧》中的“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”被后世誉为绝唱,展现了他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,如《观田家》,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。韦应物的五言古诗成就尤为突出,被誉为“五言长城”,其诗风深受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影响,同时兼具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推荐工具
工作报告
记录您工作的进展与成果,支持日报、周报、月报、季报、年报
故事撰写
你有酒,我有故事。
合同模版
使用AI生成一份专业的合同模版
知乎问题
批量生成比较热门且吸引力比较高的问题。
网址批量生成工具
在线根据规则批量生成网址
宝宝百日计算
在线一键计算宝宝的百日日期
地砖用量计算器
帮助您快速、精准地计算所需的地砖数量
图片像素尺寸(厘米/英寸)换算器
在线图片像素尺寸(厘米/英寸)在线换算转换
质因数分解计算器
一键计算合数的质因数分解结果
在线计算器
一款便捷高效的在线计算器
在线抛硬币
面临艰难的选择,我们在抛硬币!
两种颜色中间色计算
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颜色计算工具
RGB颜色对照表
RGB颜色在线查询工具
货币汇率换算工具
各国货币汇率在线换算工具
图片翻转
在线图片批量翻转,可垂直翻转,水平翻转
IP/数字相互转换
IPV4地址与数字类型IP相互转换
在线闹钟
在线网页版闹钟
屏幕颜色拾取
在线屏幕颜色拾取工具
三字经
在线三字经阅读与理解
在线手机号码提取工具
在线从内容中批量提取手机号
文本添加行号工具
在线给文本添加行号工具
万年历
一款在线万年历查询工具
汉字转五笔码
一款支付86版和98版五笔码转换工具
指纹算命
在线查询A,B,C,D系列纸张的尺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