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登金陵凤凰台

唐·李白
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
译文:

传说中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游,如今凤凰已去,只留下空荡荡的台和江水依旧独自流淌。

当年吴国宫殿里的花草早已埋没了幽静的小路,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如今也只剩下了古坟荒丘。

远处的三山有半截隐在青天之外,秦淮河的水被白鹭洲分成两道,在洲岛间流过。

总是因为那飘荡的浮云遮蔽了太阳,让人在凤凰台上望不见长安,这真让人忧愁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凤凰台为引,勾勒出一幅时空交错的历史画卷。首联“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”,以凤凰的传说起兴,凤凰的离去与江水的长流形成鲜明对比,既暗含世事变迁的无常,又赋予江水一种亘古不变的苍凉感。诗人站在凤凰台上,眼前是空寂的台与奔流的江,心中涌起的应是物是人非的感慨,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,让诗歌在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伤感的意境。

中间两联则将视线从眼前的实景转向历史的纵深。“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”,诗人用“吴宫”“晋代”这两个具体的时空坐标,将吴国与晋朝的繁华与衰败浓缩在“花草埋幽径”“衣冠成古丘”的意象中,历史的兴衰荣辱仿佛都沉淀在这荒草与古丘之间,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。而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”则将视角拉远,展现出一片开阔的江天景象,三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二水分流,白鹭洲兀立其中,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观与前面历史遗迹的衰败形成强烈反差,更衬托出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脆弱。

尾联“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”,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浮云蔽日,长安难见,这不仅是对眼前实景的描绘,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、朝廷昏暗的隐喻。诗人虽身处异乡,却心系长安,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,在“使人愁”三个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。整首诗从个人感慨到历史反思,再到家国情怀,层层递进,情感真挚而深沉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凤凰台:在金陵凤凰山上。据《江南通志》载:“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,犹有陂陀,尚可登览。宋元嘉十六年,有三鸟翔集山间,文彩五色,状如孔雀,音声谐和,众鸟群附,时人谓之凤凰。起台于山,谓之凤凰山,里曰凤凰里。”

江:长江。

吴宫: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。

晋代:指东晋,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。

衣冠: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。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。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。衣冠,士大夫的穿戴,借指士大夫、官绅。

成古丘: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,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,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。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,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。

二水:一作“一水”。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,西入长江,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。

白鹭洲:白鹭洲:古代长江中的沙洲,洲上多集白鹭,故名。今已与陆地相连,位于今南京市江东门外。

浮云蔽日: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。浮云,比喻奸邪小人。陆贾《新语·慎微篇》:“邪臣之蔽贤,犹浮云之障日月也。”日,一语双关,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。

长安: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。

作者介绍:

李白(701年—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他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县附近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),后随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江油市)。李白一生游历广泛,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,性格豪放不羁,热爱饮酒作诗,与杜甫并称“大李杜”,是盛唐文化的象征。

李白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卓越的诗歌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、想象丰富、语言优美著称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,包括山水自然、人生哲理、友情爱情等,代表作如《将进酒》《静夜思》《蜀道难》《庐山谣》等,至今仍广为传颂。李白善于运用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塑造了雄奇飘逸的艺术形象,语言清新自然,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。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,也表达了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