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

唐·岑参

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。

登临出世界,蹬道盘虚空。

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。

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。

下窥指高鸟,俯听闻惊风。

连山若波涛,奔走似朝东。

青槐夹驰道,宫馆何玲珑。

秋色从西来,苍然满关中。

五陵北原上,万古青蒙蒙。

净理了可悟,胜因夙所宗。

誓将挂冠去,觉道资无穷。

译文:

宝塔宛如平地涌出,孤高巍峨耸入天宫。

登上去仿佛走出人间,石阶盘旋直上虚空。

高峻突兀压住神州,巍峨如鬼斧神工。

四角伸展挡住白日,七层紧连着苍穹。

低头下望飞鸟,仿佛指间可数;俯身倾听山风,呼啸迅猛。

连绵的山峦如波涛起伏,奔涌着好似朝向东方。

青槐夹着笔直驰道,楼台宫殿何等玲珑。

秋色从西而来,苍茫弥漫整个关中。

长安城北的汉代五陵,万古千秋一片青葱。

清净佛理完全领悟,善因素来为人信从。

立誓辞官归隐而去,信奉佛道其乐无穷。

赏析:

这首岑参的《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》,以磅礴的气势和开阔的视野,描绘了诗人登上长安大雁塔的所见所感,抒发了对佛理的领悟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。诗的开篇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”,用极其夸张的手法,将大雁塔拔地而起的雄伟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塔仿佛是从地下涌出一般,孤高地耸立在天地之间,直插云霄,如同天上的宫殿。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塔的雄伟,也表达了诗人初见此塔时的震撼与惊叹。接着,登临出世界,蹬道盘虚空”,描写了诗人攀登塔楼的感受。登上塔顶,仿佛超脱了凡尘俗世,而那盘旋于虚空的台阶,更增添了登塔的神秘感与艰险感。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”,进一步强调了塔的雄伟与奇特,仿佛是鬼斧神工般造就的奇迹,压在了神州大地上。这种描写,既是对塔的赞美,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。

诗的后半部分,“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”,继续描写塔的高耸入云,连塔角的阴影都遮蔽了太阳,七层塔身更是触及了苍穹。下窥指高鸟,俯听闻惊风”,描写了诗人从塔顶俯瞰的景象,低头望去,连高飞的鸟儿都如在脚下,耳边传来的是呼啸的风声。连山若波涛,奔走似朝东”,描写了远处的山峦如波涛般起伏,仿佛在奔向东方。青槐夹驰道,宫馆何玲珑”,描写了眼前的景象,青槐树夹道,宫馆玲珑剔透。秋色从西来,苍然满关中”,描写了秋天的景色,从西边吹来的秋色,笼罩了整个关中地区。五陵北原上,万古青蒙蒙”,描写了远处的五陵原,青草茂盛,万古长青。这些描写,从近到远,从上到下,层次分明,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开阔视野和丰富感受。最后,净理了可悟,胜因夙所宗,誓将挂冠去,觉道资无穷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理的领悟,认为清净的道理可以让人觉悟,美好的因缘是自己一直所信奉的,因此他决定辞官归隐,追求无尽的佛道。这种愿望,既是对佛理的虔诚,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。整首诗语言雄浑,气势磅礴,将写景、抒情、议论融为一体,通过对大雁塔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领悟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。诗中的雄伟与超脱交织,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淡淡的释然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高适:唐朝边塞诗人,景县(今河北景县)人。

薛据,荆南人,《唐诗纪事》作河中宝鼎人。开元进士,终水部郎中,晚年终老终南山下别业。

慈恩寺浮图:即今西安市的大雁塔,本唐高宗为太子时纪念其母文德皇后而建,故曰慈恩。浮图,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,这里指佛塔。

涌出:形容拔地而起。

出世界:高出于人世的境界。世界,人世的境界。

磴[dèng]:石级。盘:曲折。

突兀:高耸貌。

峥嵘[zhēngróng]:形容山势高峻。鬼工:非人力所能。

四角:塔的四周。碍:阻挡。

七层:塔本六级,后渐毁损,武则天时重建,增为七层。摩苍弯:

惊风:疾风。

驰道:可驾车的大道。

宫馆:宫阙。

关中:指今陕西中部地区。

五陵: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,即高祖长陵、惠帝安陵、景帝阳陵、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。

净理:佛家的清净之理。

胜因: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。夙:素来。

挂冠:辞官归隐。

觉道: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。

作者介绍:

岑参(约715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青门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南阳(今河南南阳),后迁居江陵(今湖北江陵)。他出身于官宦世家,曾祖父岑文本和伯祖父岑长倩皆官至宰相。岑参幼年丧父,家境逐渐衰落,但他勤奋好学,九岁能诗,二十岁游学长安,后于天宝三年(744年)中进士,开启仕途。他先后两次出塞,在西北边疆任职多年,这段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岑参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边塞诗的创作上。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他的边塞诗以豪放奔放、意境深远著称,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,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边疆民族的风土人情。他的诗作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等,以生动的意象和瑰丽的语言,展现了边塞的雄奇与浪漫。例如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一句,用梨花比喻雪花,将严寒的边塞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《逢入京使》等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,展现了细腻的情感。岑参的边塞诗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,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