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赋得古原草送别

唐·白居易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
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
译文:

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,每年秋冬枯萎,春天又长得繁茂。

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,春风一吹,它又生机勃发。

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,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。

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,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“古原草”为核心意象,通过描绘草原上野草的枯荣循环,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。首句“离离原上草”以“离离”形容青草的茂盛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第二句“一岁一枯荣”则点明了野草生命的周期性,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,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。

第三、四句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诗人用“野火”与“春风”的对比,生动地展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。这种“枯荣交替,生生不息”的意象,不仅是对自然生命的礼赞,也蕴含了对生命力的深刻思考。

后四句将视角从自然转向人事,融入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。第五、六句“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”描绘了草原的广阔与生机,其中“侵”和“接”二字,既表现了野草蔓延的动态感,又为后文的送别铺垫了情感基调。最后两句“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”点明了送别主题,用“萋萋”形容草的繁茂,巧妙地将离情别绪与草原的景象融为一体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依依不舍。

全诗语言简洁自然,节奏流畅,前四句以写景为主,后四句以抒情为主,情景交融,浑然一体。尤其是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两句,语言朴实却意蕴深远,既是对野草生命力的赞美,也象征着人类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。这种语言风格与白居易一贯的“通俗易懂”的诗风一致,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审美特点。

注释:

赋得: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。

离离:青草茂盛的样子。

一岁一枯荣:枯,枯萎。荣,茂盛。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,枯萎一次。

远芳侵古道:芳,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。远芳:草香远播。侵,侵占,长满。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。

晴翠:草原明丽翠绿。

王孙:本指贵族后代,此指远方的友人。

萋萋: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。

作者介绍:
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祖籍山西太原,后迁居陕西渭南。他出生于一个寒素的小官僚家庭,早年因战乱随家人流离,对社会疾苦有深刻体会。白居易29岁中进士,步入仕途,历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左拾遗、江州司马、杭州刺史、苏州刺史等职,晚年官至刑部尚书。他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,因直言敢谏而屡遭排挤,但他在地方任职期间积极推行惠民政策,深受百姓爱戴。

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强调诗歌反映社会现实、服务民生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风格通俗易懂,情感真挚,被誉为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。白居易一生创作了近3500首诗,流传至今的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七十一卷,其中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《卖炭翁》等作品广为传颂。他的诗歌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,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此外,白居易在地方治理中也有卓越贡献,如兴修水利、筑堤防洪,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,至今杭州西湖的白堤仍是他政绩的象征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