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

唐·岑参

轮台城头夜吹角,轮台城北旄头落。

羽书昨夜过渠黎,单于已在金山西。

戍楼西望烟尘黑,汉兵屯在轮台北。

上将拥旄西出征,平明吹笛大军行。

四边伐鼓雪海涌,三军大呼阴山动。

虏塞兵气连云屯,战场白骨缠草根。

剑河风急雪片阔,沙口石冻马蹄脱。

亚相勤王甘苦辛,誓将报主静边尘。

古来青史谁不见,今见功名胜古人。

译文:

轮台城头在夜里吹响了号角,轮台城北象征灾祸的旄头星(即昴星,古人认为主战争)也陨落了。

加急的军情文书昨夜已经传过渠黎,匈奴单于的军队已经在金山的西边了。

从戍楼向西望去,只见黑压压的烟尘,我们的汉家军队正驻扎在轮台的北边。

大将军手持节杖向西出发征讨,天刚亮时吹起笛声,大军便开始行动。

四面敲响战鼓,那雪海也似乎被震得波涛汹涌,三军齐声呐喊,连阴山都好像被震动了。

敌人要塞上弥漫着浓重的杀气直冲云霄,战场上死者的白骨还缠绕着草根。

剑河的风刮得又急又冷,雪片大得像铺开一样,沙口地方的石头被冻裂,马蹄踩上去都会脱落。

封常清(封常清曾任安西副都护,亚相是对节度使的尊称)为了保卫国家甘愿承受辛苦劳顿,发誓要报答君主的恩情,平定边疆的战乱。

自古以来的史书谁没有见过?如今我们看到的功绩和声名,已经超过了古人。

赏析:

这首诗开篇便以“轮台城头夜吹角,轮台城北旄头落”营造出一种肃杀而神秘的氛围,夜色中的号角声划破寂静,旄星陨落似乎也预示着一场大战的来临。“羽书昨夜过渠黎,单于已在金山西”进一步交代了战事的紧迫,紧急的军情传来,敌人的军队已经逼近,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。“戍楼西望烟尘黑,汉兵屯在轮台北”则描绘了边塞的紧张局势,士兵们在城楼上眺望,看到远处的烟尘,而汉军则严阵以待,随时准备迎敌,这种紧张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。

诗中不仅描绘了战争的紧张,更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忠诚。“上将拥旄西出征,平明吹笛大军行”将军率领大军出征,清晨的笛声伴随着队伍的行进,气势恢宏。“四边伐鼓雪海涌,三军大呼阴山动”战鼓声震天,大军呐喊,仿佛连阴山都被撼动,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令人敬佩。而亚相勤王甘苦辛,誓将报主静边尘”则体现了将士们对国家的忠诚,他们甘愿忍受艰辛,誓死保卫边疆,这种精神令人动容。“古来青史谁不见,今见功名胜古人”更是对将士们功绩的高度赞扬,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载入史册,超越古人,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。

注释:

封大夫:即封常清,唐朝将领,蒲州猗氏人,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、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、知节度事,后又升任北庭都护,持节安西节度使。

西征:此次西征事迹未见史书记载。

角:军中乐器,吹奏以报时,类似今日的军号。

旄(máo)头:星名,二十八宿中的昴星。古人认为它主载胡人兴衰。旄头落:为胡人失败之兆。

羽书:即羽檄,军中的紧急文书,上插羽毛,以表示加急。

渠黎:汉代西域国名,在今新疆轮台东南。

单(chán)于: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,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。

金山: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,一说指阿尔泰山。

戍楼:军队驻防的城楼。

上将:即大将,指封常清。

旄:节旄,军权之象征。古代出征的大将或出使的使臣,都以节旄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,为君王所赐。节旄用金属或竹子做成,而以牦牛尾装饰在端部,称旄。

平明:一作“小胡”。

伐鼓:一作“戍鼓”。

雪海:西域湖泊名,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。

三军:泛指全军。

阴山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。

虏塞:敌国的军事要塞。

兵气:战斗的气氛。

剑河:地名,在今新疆境内。一说即今俄罗斯境内的叶尼赛河上游。

沙口:一作“河口”,地理位置待考。或指剑河河口。

亚相:指御史大夫封常清。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,故称亚相。

勤王:勤劳王事,为国效力。

静边尘:犹言平定边患。

青史:史籍。古代以竹简记事,色泽作青色,故称青史。

作者介绍:

岑参(约715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青门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南阳(今河南南阳),后迁居江陵(今湖北江陵)。他出身于官宦世家,曾祖父岑文本和伯祖父岑长倩皆官至宰相。岑参幼年丧父,家境逐渐衰落,但他勤奋好学,九岁能诗,二十岁游学长安,后于天宝三年(744年)中进士,开启仕途。他先后两次出塞,在西北边疆任职多年,这段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岑参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边塞诗的创作上。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他的边塞诗以豪放奔放、意境深远著称,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,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边疆民族的风土人情。他的诗作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等,以生动的意象和瑰丽的语言,展现了边塞的雄奇与浪漫。例如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一句,用梨花比喻雪花,将严寒的边塞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《逢入京使》等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,展现了细腻的情感。岑参的边塞诗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,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