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马嵬坡

唐·郑畋

玄宗回马杨妃死,云雨难忘日月新。

终是圣明天子事,景阳宫井又何人。

译文:

玄宗返回长安时杨贵妃早已去世,夫妻间的恩爱虽难忘却,而国家却已焕然一新。

处死杨贵妃终究是圣明君主的决策,否则就会像陈后主一样,最终落得藏身景阳宫井的下场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《马嵬坡》,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,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。诗的前两句“玄宗回马杨妃死,云雨难忘日月新”,描绘了玄宗从蜀地返回长安时,杨贵妃已死,尽管山河依旧,但夫妻间的深情难以忘怀,而国家却已重归安定。这里“云雨”一词,出自宋玉《高唐赋》,原指男女欢爱,此处暗指玄宗与杨贵妃的恩爱。这种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复杂心理,让人感受到玄宗既庆幸国家重光,又对失去爱妃感到深深的遗憾。

后两句“终是圣明天子事,景阳宫井又何人”,则将笔锋转向对历史的反思。诗人认为,玄宗赐死杨贵妃,虽然痛苦,但避免了重蹈陈后主亡国的覆辙,算是一种“圣明”之举。这里用陈后主在隋兵攻城时,与宠妃张丽华、孔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,最终被俘的典故,与玄宗马嵬坡赐死杨贵妃的举动形成对比。陈后主因沉迷享乐,不理朝政,最终导致亡国,而玄宗虽然也因杨贵妃而引发动乱,但最终保全了社稷。诗人对玄宗的评价是复杂而微妙的,既有对其在危急关头能当机立断的肯定,也有对其沉迷美色、间接导致悲剧的惋惜。这种对比和反讽,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,引人深思。郑畋借古讽今,委婉地表达了对统治者应如何处理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关系的思考。

注释:

马嵬坡:即马嵬驿,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,在今陕西兴平市西,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。

回马: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。

云雨:意谓玄宗、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,而国家却已一新。

景阳宫井: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。

作者介绍:

郑畋(825年—887年),字台文,荥阳(今属河南)人,是唐末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和书法家。他出身于书香门第,自幼聪颖过人,18岁便考取进士,开启了仕途。他历任藩镇幕府、中书舍人、户部侍郎、翰林学士等职,后三度担任宰相,并在唐末动荡的局势中担任凤翔节度使,成为朝廷支柱级人物。

郑畋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和军事领域。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在黄巢起义爆发后,他积极组织抵抗,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兵讨伐黄巢,为保卫唐朝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他不仅以清廉正直闻名,还在凤翔节度使任内加强军备,训练精兵,稳定了地方局势。此外,他在文学和书法上也颇有造诣,其散文清新明快,诗歌豪情壮志,书法作品被后人誉为经典。郑畋的忠义与才干,为晚唐动荡的政局带来了一丝稳定,他的贡献被后世铭记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