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寄左省杜拾遗

唐·岑参

联步趋丹陛,分曹限紫微。

晓随天仗入,暮惹御香归。

白发悲花落,青云羡鸟飞。

圣朝无阙事,自觉谏书稀。

译文:

我们并肩快步走上红色的朝廷台阶,却被分派到不同的部门,被那象征帝王居所的紫微星所隔开(或指被官职、等级所分隔)。

清晨随着天子的仪仗队伍进入宫中,傍晚时分沾带着宫中的御用香气回家。

看着飘落的花瓣,白发人不禁感叹年华老去,看着鸟儿自由地飞向高空,心中羡慕不已。

圣明的朝代没有缺点和过失,我(或指官员们)自然觉得上呈的谏书也就少了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简洁而深远的笔触,勾勒出官场生活的日常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首联“联步趋丹陛,分曹限紫微”,通过“联步”“分曹”等细节,生动展现了朝臣们整齐划一、按部就班地步入朝堂的景象。丹陛与紫微的意象,既点明了宫廷的庄严,又暗示了官场的森严等级,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略带压抑的基调。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,冷静地观察着这幕幕场景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宿命般的规律。

颔联“晓随天仗入,暮惹御香归”,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作为谏官的日常轨迹。清晨随着仪仗队伍步入宫廷,傍晚则带着御赐的香气归来,这看似荣耀的日常,实则暗含着一种机械与疲惫。天仗与御香,既是权力的象征,也是束缚的枷锁,诗人在这二者之间穿梭,却难以真正融入其中。而“暮惹御香归”一句,更以“惹”字点出那种身不由己的无奈,仿佛御香并非主动沾染,而是被动的承受。

尾联“白发悲花落,青云羡鸟飞”,情感陡然转向内心深处的感慨。白发与花落,都是时光流逝、生命凋零的象征,诗人见此景而悲,既是自怜,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。而“青云羡鸟飞”则更进一层,诗人仰望高远的天空,羡慕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,反观自身却被官场束缚,难以展翅。这种对比,既是对现实的无奈,也是对理想的渴望。最后,“圣朝无阙事,自觉谏书稀”,看似是自我安慰,实则暗藏苦涩。诗人以“圣朝无阙事”自欺,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上呈的谏书越来越少,这既是对时局的失望,也是对自己逐渐妥协的悲哀。整首诗在平静的叙述中,蕴含着深沉的悲慨,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左省:门下省,居左署,故称“左省”。杜拾遗:即杜甫,曾任左拾遗。

曹:官署。限:阻隔,引申为分隔。

紫微: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,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。中书省在殿西,门下省在殿东。

天仗:即仙仗,皇家的仪仗。

惹:沾染。御香: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。

鸟飞: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。

阙事:指缺点、过错。

自:当然。

谏书:劝谏的奏章。

作者介绍:

岑参(约715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青门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南阳(今河南南阳),后迁居江陵(今湖北江陵)。他出身于官宦世家,曾祖父岑文本和伯祖父岑长倩皆官至宰相。岑参幼年丧父,家境逐渐衰落,但他勤奋好学,九岁能诗,二十岁游学长安,后于天宝三年(744年)中进士,开启仕途。他先后两次出塞,在西北边疆任职多年,这段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岑参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边塞诗的创作上。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他的边塞诗以豪放奔放、意境深远著称,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,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边疆民族的风土人情。他的诗作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等,以生动的意象和瑰丽的语言,展现了边塞的雄奇与浪漫。例如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一句,用梨花比喻雪花,将严寒的边塞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《逢入京使》等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,展现了细腻的情感。岑参的边塞诗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,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