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渭川田家

唐·王维

斜阳照墟落,穷巷牛羊归。

野老念牧童,倚杖候荆扉。

雉雊麦苗秀,蚕眠桑叶稀。

田夫荷锄至,相见语依依。

即此羡闲逸,怅然吟式微。

译文:

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村庄上,僻静的小巷里牛羊纷纷归来。

村里的老人惦记着放牧的孙儿,拄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。

野鸡在盛开的麦田里鸣叫,蚕儿已在桑叶稀疏的树上安眠。

农夫们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,相遇时彼此亲切地话着家常。

看到这情景,我不禁羡慕这悠闲安逸的生活,怅然地吟诵起《式微》这首诗来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王维的《渭川田家》,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暮归图,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。诗中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悠远,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
诗的开篇“斜阳照墟落,穷巷牛羊归”,以夕阳西下的暮色为背景,勾勒出村庄的宁静与祥和。斜阳的余晖洒在村落,牛羊沿着深巷缓缓归来,这一画面既点明了时间,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。接着,“野老念牧童,倚杖候荆扉”,描写了一位老者拄着拐杖,在柴门边等候牧童归来的情景。这种朴实的亲情与等待,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平淡与温暖。

诗的中间部分“雉雊麦苗秀,蚕眠桑叶稀。田夫荷锄至,相见语依依”,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的生机与和谐。野鸡在麦田里鸣叫,麦苗抽穗,蚕儿在桑叶稀疏的桑林中休眠,田夫们荷锄归来,彼此相遇时亲切地交谈。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生机,也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情谊,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闲逸的生活状态。

最后两句“即此羡闲逸,怅然吟式微”,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。诗人目睹这一切,不禁羡慕起这种闲适的生活,并怅然吟诵《诗经》中的《式微》篇,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的向往。这里的“式微”原意是“天黑了,为什么不回家”,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以“归”字为核心,通过牛羊归家、老人候门、田夫相逢等意象,展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和谐,同时反衬出诗人在官场中的孤苦与无奈。王维用白描手法,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悠远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田园之中,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逸与安宁。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既是对现实的逃避,也是对内心渴望的抒发,读来令人心生向往与共鸣。

注释:

渭川:一作“渭水”。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,经陕西,流入黄河。

田家:农家。

墟落:村庄。

斜阳:一作“斜光”。

穷巷:深巷。

野老:村野老人。牧童:一作“僮仆”。

倚杖:靠着拐杖。荆扉:柴门。

雉雊[zhìgòu]:野鸡鸣叫。

蚕眠:蚕蜕皮时,不食不动,像睡眠一样。

荷[hè]:肩负的意思。

至:一作“立”。

即此:指上面所说的情景。

式微:《诗经》篇名,其中有“式微,式微,胡不归”之句,表归隐之意。

作者介绍:

王维(701年—761年)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,世称“王右丞”,因其诗歌中蕴含深厚的佛理与禅意,后人尊称为“诗佛”。他出身河东王氏望族,自幼聪慧过人,少年时便以诗、画、音律等多才多艺闻名,21岁状元及第,开启仕途。然而,王维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,安史之乱期间曾被迫接受伪职,后因弟王缙请罪获赦,官至尚书右丞。

王维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与绘画两大领域。在诗歌方面,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。他的山水田园诗以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艺术风格著称,将自然景物与佛理禅意相融合,创造出静谧幽清的意境,如《山居秋暝》中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等名句,将山居秋景描绘得如画般恬淡清雅,令人身临其境。此外,他的边塞诗如《使至塞上》中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也展现了雄浑壮阔的气象,体现了多方面的艺术造诣。王维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既表达了隐逸生活的闲适,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,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。

在绘画方面,王维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,被誉为“南宗山水画之祖”。他擅长以绘画技法融入诗歌创作,赋予诗作以视觉美感,其画作《辋川图》等被后世推崇为经典。苏轼曾评价他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,高度概括了他诗画结合的艺术成就。王维还精通音律,擅长演奏多种乐器,其多才多艺为唐代文人中的翘楚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