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

唐·岑参

君不见,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

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
匈奴草黄马正肥,金山西见烟尘飞,汉家大将西出师。

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,风头如刀面如割。

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

虏骑闻之应胆慑,料知短兵不敢接,军师西门伫献捷。

译文:

你没看见吗?在那雪海边的走马川,黄沙漫无边际,一直铺展到天边。

轮台九月里,夜风狂吼,整条河川上的碎石子有斗那么大,被风吹得满地乱滚。

正是匈奴草原草木泛黄、马匹肥壮的季节,从金山那边望见烟尘滚滚,我们的大将军率军向西出发了。

将军身披铠甲夜晚也不脱下,半夜行军时兵器互相碰撞作响,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。

战马身上沾着雪,呼出的热气还没蒸发就又凝结成霜,那五色花纹般的鬃毛立刻结成了冰。军营帐幕里,起草檄文的墨水都冻住了。

敌军听到这种情况,应该吓得胆战心惊,估计知道我们近身肉搏他们不敢接战,我们的大军会在西门等待献上胜利的捷报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。开篇“君不见,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”,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广袤无垠的边塞风光,雪海与黄沙交织,天地浑然一体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苍茫的荒漠之中。紧接着“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”,生动地展现了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,狂风怒吼,碎石飞滚,将战争的紧张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,让人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危险。

诗中不仅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象,更刻画了将士们的坚韧与决心。“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,风头如刀面如割”,将军和士兵们夜以继日地奔波,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也毫不退缩,他们的铠甲在夜色中闪烁,兵器相互碰撞发出声响,风如刀割般刺痛面庞,却依然坚守岗位,这种精神令人动容。而“虏骑闻之应胆慑,料知短兵不敢接,军师西门伫献捷”,则展现了将士们的威武与智谋,敌人闻风丧胆,不敢轻易交战,最终我军必将取得胜利,这种自信和豪迈之情溢于言表,让人对将士们充满了敬意。

注释:

走马川:即车尔成河,又名左未河,在今新疆境内。

行:诗歌的一种体裁。

封大夫:即封常清,唐朝将领,蒲州猗氏人,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、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、知节度事,后又升任北庭都护,持节安西节度使。

西征: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。

走马川行雪海边:一作“走马沧海边”。雪海: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。

轮台:地名,在今新疆米泉境内。

匈奴:泛指西域游牧民族。

金山:指今新疆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。

汉家: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。

戈相拨:兵器互相撞击。

五花连钱:五花,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。

草檄: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。

短兵:指刀剑一类武器。

车师: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,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。蘅塘退士本作“军师”。

伫:久立,此处作等待解。

献捷:献上贺捷诗章。

作者介绍:

岑参(约715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青门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南阳(今河南南阳),后迁居江陵(今湖北江陵)。他出身于官宦世家,曾祖父岑文本和伯祖父岑长倩皆官至宰相。岑参幼年丧父,家境逐渐衰落,但他勤奋好学,九岁能诗,二十岁游学长安,后于天宝三年(744年)中进士,开启仕途。他先后两次出塞,在西北边疆任职多年,这段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岑参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边塞诗的创作上。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他的边塞诗以豪放奔放、意境深远著称,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,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边疆民族的风土人情。他的诗作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等,以生动的意象和瑰丽的语言,展现了边塞的雄奇与浪漫。例如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一句,用梨花比喻雪花,将严寒的边塞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《逢入京使》等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,展现了细腻的情感。岑参的边塞诗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,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