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旅宿

唐·杜牧

旅馆无良伴,凝情自悄然。

寒灯思旧事,断雁警愁眠。

远梦归侵晓,家书到隔年。

沧江好烟月,门系钓鱼船。

译文:

住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相伴,我独自沉思,心情忧郁。

昏冷的灯光下,我回忆起往日旧事,孤雁的哀鸣惊扰了我的愁梦。

远方的梦境直到拂晓才得以回家,家信要隔年才能送达。

沧江上烟波浩渺,月色如水,门前系着钓鱼的小船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羁旅之愁为核心,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,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寂之情。首联“旅馆无良伴,凝情自悄然”直接点明诗人身处旅馆,缺少知音相伴,内心忧郁难解。颔联“寒灯思旧事,断雁警愁眠”以“寒灯”和“断雁”两个意象,描绘了孤寂的夜晚,寒灯映照着诗人,孤雁的哀鸣更添忧愁,将诗人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诗中的颈联“远梦归侵晓,家书到隔年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诗人通过“远梦”和“家书”的对比,表现了归乡之遥、归期之长的无奈。梦魂到拂晓才得以归家,家信却要隔年才能送达,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,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,又暗含了旅途的艰辛与乡情的绵长。

尾联“沧江好烟月,门系钓鱼船”以优美的画面收尾,沧江烟波、月色如水,门前系着钓鱼船,仿佛一幅宁静祥和的家乡图景。这种反衬手法,既是对家乡的向往,又是对现实的无奈。诗人虽身处异乡,却通过想象勾勒出家乡的美好,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更高的层次。

全诗语言凝练自然,结构严谨,首尾呼应。首联点明情境,颔联以景抒情,颈联通过虚实结合深化主题,尾联以想象升华情感。整首诗情景交融,情感深沉,既有羁旅的孤寂,又有对家乡的深切眷恋,读来令人感同身受。

注释:

良伴:好朋友。

凝情:凝神沉思。

悄然:忧伤的样子。这里是忧郁的意思。

寒灯:昏冷的灯火。这里指倚在寒灯下面。

思旧事:思念往事。

断雁:失群之雁,这里指失群孤雁的鸣叫声。

警:惊醒。

远梦归: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,才是归家之梦,家远梦亦远,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,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,恨时间之久,相对而更增烦愁。

侵晓:破晓。

沧江:泛指江,一作“湘江”。

好烟月: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。

门:门前。

作者介绍:

杜牧(803年—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晚唐著名诗人、散文家,世称“小杜”,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,以区别于杜甫、李白“大李杜”。他出生于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,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,祖父杜佑曾任宰相,著有《通典》。杜牧早年博通经史,26岁中进士,后历任多地幕僚及朝廷官职,如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,晚年官至中书舍人,晚年居于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,世称“杜樊川”。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见长,内容多咏史抒怀,风格俊爽飘逸,在晚唐成就显著。

杜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上。他主张文章以意为主,以气为辅,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,作品风格鲜明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既有豪迈雄健的边塞诗,也有婉约细腻的抒情诗。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、韩愈影响,笔力峭健;近体诗则文词清丽,情韵跌宕。他的七绝如《江南春》《泊秦淮》《山行》等,意境幽美,韵味悠长,广为传颂。此外,杜牧的咏史诗如《赤壁》《过华清宫绝句》等,借史事讽喻现实,寄寓深刻。他的散文也颇具特色,如《阿房宫赋》,以铺陈秦朝奢靡亡国为戒,文辞华丽,议论深刻,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。杜牧还注重军事研究,曾注释《孙子兵法》,撰写《罪言》《战论》等论文,对唐代兵制及藩镇问题有独到见解。他的诗文被编为《樊川文集》,在晚唐文学中独树一帜,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