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送灵澈上人

唐·刘长卿

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

荷笠带斜阳,青山独归远。

译文:

郁郁苍苍的竹林掩映着竹林寺,傍晚时分,远远传来隐约的钟声。

(友人)戴着斗笠,披着夕阳的余晖,独自向远方的青山归去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《送灵澈上人》,是一首描写送别僧人的小诗。诗的前两句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”,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。苍翠的竹林环绕着寺庙,傍晚时分,钟声从远处隐约传来,营造出一种空灵、幽静的氛围。诗人通过竹林、钟声这些意象,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、超脱凡俗的世界,为后文的送别做了铺垫。这种以景衬情的写法,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。

后两句荷笠带斜阳,青山独归远”,则将视线转向友人。友人戴着斗笠,披着夕阳的余晖,独自向远方的青山归去。诗人没有直接抒发离愁别绪,而是通过描绘友人远去的背影,以及斜阳、青山等景物,将送别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心情融入其中。荷笠、斜阳、青山这些意象,不仅勾勒出友人远去的形象,也渲染出一种苍茫、悠远的意境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诗人送别友人,但心中并无悲伤,反而充满了宁静和祝福,体现了诗人豁达、淡泊的胸襟。

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优美,情感真挚。它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将送别的情谊和僧人归隐的宁静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。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,将送别的情谊和内心的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。这首小诗虽短,却韵味悠长,令人回味无穷,体现了刘长卿诗歌清新自然、含蓄蕴藉的风格。

注释:

灵澈上人:唐代著名僧人,本姓杨,字源澄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后为云门寺僧。上人,对僧人的敬称。

苍苍:深青色。

竹林寺:在今江苏丹徒南。

杳杳:深远的样子。

荷笠:背着斗笠。荷,背着。

作者介绍:

刘长卿(约718年—约785年),字文房,唐代诗人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后迁居洛阳。他生活在唐玄宗、肃宗、代宗和德宗四朝,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时期。刘长卿年轻时在嵩山读书,天宝年间进士及第,后历任多个地方官职,包括长洲县尉、海盐令等。然而,因性格刚直,他两次遭贬,先后被贬为睦州司马和随州刺史,世称“刘随州”。他的生平充满坎坷,但始终专注于诗歌创作,成就斐然。

刘长卿是中唐时期“大历诗风”的代表人物,被誉为“五言长城”,尤擅五言诗。他的诗歌以含蓄蕴藉、意境深远见长,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孤独凄清的意境,同时融入个人身世之感。他的代表作如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《送灵澈上人》等,语言精练,情感真挚,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。刘长卿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遭遇的悲欢离合,也折射出中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