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

唐·孟浩然

夕阳度西岭,群壑倏已暝。

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。

樵人归欲尽,烟鸟栖初定。

之子期宿来,孤琴候萝径。

译文:

夕阳已经翻过西边的山岭,群山峡谷忽然陷入昏暗。

松林间明月升起,带来夜晚的凉意,风声与泉声交织,清脆悦耳。

砍柴的樵夫们快要归尽,暮霭中的鸟儿刚刚栖息。

我期盼着丁大能如约来此留宿,独自抱着琴,守候在藤萝掩映的小路上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的另一种写法,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居暮色图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期待。诗的开篇夕阳度西岭,群壑倏已暝”,以夕阳西下为起点,迅速勾勒出山间暮色降临的景象。夕阳缓缓沉入西边的山岭,山谷间很快便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,这一描写既点明了时间的变化,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。接着,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”,描写了夜色渐浓时的景象。月光透过松林洒下,带来阵阵凉意;风声与泉声交织,充满了清脆悦耳的声音。这种细腻的描写,不仅展现了山居夜晚的宁静与美好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。

诗的中间部分樵人归欲尽,烟鸟栖初定”,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人与物在暮色中的状态。打柴的人快要都回家了,暮霭中的鸟儿也开始归巢安歇。这一描写,既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规律,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。这些意象的运用,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,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。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既是对现实的反映,也是对内心渴望的抒发,读来令人心生向往与共鸣。

最后两句之子期宿来,孤琴候萝径”,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期待之情。他期待着友人能够前来与自己同住,自己则怀抱着一架孤琴,在长满藤萝的小径上等候。这种期待,既是对友情的珍视,也是对欢聚的期盼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将写景、抒情、叙事融为一体,通过对山居暮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期待的抒发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。诗中的宁静与期待交织,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温情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业师:业禅师的简称,法名业的僧人。

山房:山中房舍,指佛寺。

期:一作“待”。

丁大:作者友人,名凤,排行老大,故称丁大,有才华而不得志。

度:过、落。

壑:山谷。倏:一下子。

倏[shū]:忽然。

满清听: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。

樵人:砍柴的人。

烟鸟:雾霭中的归鸟。

之子:这个人。之,此。子,古代对男子的美称。

宿来:一作“未来”。

孤琴:一作“孤宿”,或作“携琴”。

作者介绍:

孟浩然(689年—740年),字浩然,号孟山人,唐代著名诗人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。他一生以隐居为主,虽曾求仕但屡试不第,最终选择归隐山林,以诗歌自适。孟浩然与王维并称“王孟”,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,风格清淡自然,意境深远,被誉为“诗星”。

孟浩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,题材集中于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,语言自然质朴,情感真挚。孟诗摆脱了初唐应制诗的狭窄境界,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,为开元诗坛注入了新鲜气息。例如,《春晓》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清晨,充满生机与童趣,是家喻户晓的佳作;《过故人庄》则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朋友相聚的场景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此外,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中的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一联,气势磅礴,体现了孟诗中难得的雄浑气概。孟浩然的诗歌不仅清新自然,还善于将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,达到“兴象”的境界,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