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月夜

唐·杜甫

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

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

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

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
译文:

今晚在鄜州(今陕西富县)的上空,挂着一轮明月,只有你独自一人在闺房中凝望着它。

我远远地怜惜我们那些年幼的儿女,他们还不懂得母亲为何如此深切地思念远在长安的我。

夜雾带着清香,湿润了你的云鬓,皎洁的月光照着你,使得你洁白的手臂感到微寒。

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并肩倚靠着透明的薄帷窗帘,让月光同时照着我们,把彼此脸上的泪痕都擦干呢?

赏析:

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。诗中的“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”一句,以月亮为媒介,将诗人与远在长安的妻子分隔两地,却共享同一轮明月,这种空间的阻隔反而凸显了情感的相通。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孤独,而是通过妻子的视角,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深切的思念。诗中的“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”更是将这份思念延伸到下一代,孩子们尚不懂得长安的遥远和父母的忧愁,这种对比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沉重。

诗的后半部分,杜甫通过“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”两句,将妻子的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。雾气沾湿了她的发髻,月光映照下她的手臂显得有些清冷,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妻子的孤寂,也透露出诗人对她的怜爱。最后两句“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。他想象着有一天能与妻子并肩倚在窗帘旁,共同沐浴在月光下,所有的泪水都随着团圆而干涸。这种对未来的憧憬,既是对现实的无奈,也是对希望的坚守。

注释:

鄜(fū)州:今陕西省富县。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,杜甫在长安。

闺中:内室。看,读平声kān。

怜:想。

未解:尚不懂得。

清辉:阮籍诗《咏怀》其十四:“明月耀清晖。”

虚幌:透明的窗帷。幌,帷幔。

作者介绍:
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世称“诗圣”。他出生于河南巩县(今河南巩义),出身于京兆杜氏,是北方大士族之后。杜甫自幼聪慧,七岁便能作诗,青年时期曾游历吴越、齐赵等地,胸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政治抱负,但仕途坎坷,最终以诗歌成就名垂千古。

杜甫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,其作品被后人誉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、忧国忧民为核心,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。例如,《三吏》(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)和《三别》(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)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的苦难,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体现了“沉郁顿挫”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的律诗成就尤其突出,如《春望》《登高》等作品,语言精妙,格律严谨,成为后世典范。杜甫一生创作了约1500首诗,内容广泛,艺术精湛,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