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渔翁

唐·柳宗元

渔翁夜傍西岩宿,晓汲清湘燃楚竹。

烟销日出不见人,欸乃一声山水绿。

回看天际下中流,岩上无心云相逐。

译文:

渔翁在夜晚时停泊在西边山岩下住宿,清晨起来汲取清澈的湘江水,点燃楚地的竹子作燃料。

晨雾散去太阳升起,却看不见渔翁的人影,只听见“欸乃”一声渔歌,四周的山和水都显得格外碧绿。

回望来时天边,小船已行驶在江流中间,只见岩上的白云,无意间相互追逐飘动。

赏析:

柳宗元的这首《渔翁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晨景。诗的前两句“渔翁夜傍西岩宿,晓汲清湘燃楚竹”,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渔翁的生活场景。夜晚,渔翁停船在山岩旁休息,清晨时分,他汲取清澈的湘江水,点燃楚地的竹子生火。这一画面充满了自然的气息,展现了渔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淳朴生活。诗人通过“夜傍”“晓汲”等细节,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自然地融入诗中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
诗的后两句“烟销日出不见人,欸乃一声山水绿。回看天际下中流,岩上无心云相逐”,则将视角从近景转向远景,进一步渲染了山水的空灵与神秘。清晨的烟雾散去,太阳升起,但渔翁已不见踪影,只听到“欸乃”一声,山水间顿时变得一片翠绿。这一声“欸乃”仿佛是渔翁划船远去的回音,也像是山水间自然的呼唤。诗人回望天际,只见云朵在岩石上悠闲飘荡,宛如无心之舞。这种“无心”的意境,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无拘的向往,使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种超脱的韵味。

注释:

傍:靠近。

西岩: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,

汲:取水。

湘:湘江之水。

楚:西山古属楚地。

销:消散。亦可作“消”。

欸乃:象声词,一说指桨声,一说是人长呼之声。

下中流:由中流而下。

作者介绍:

柳宗元(773年—819年),字子厚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,世称“柳河东”或“柳柳州”。他祖籍河东(今山西运城),出生于长安,出身于官宦世家,自幼好学,21岁中进士,后参与政治革新,因“永贞革新”失败被贬谪至永州、柳州,最终病逝于柳州。

柳宗元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和思想领域。他倡导古文运动,与韩愈并称“韩柳”,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在散文、诗歌、游记、寓言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。他的散文以论说性强、笔锋犀利著称,代表作《永州八记》将山水描写与个人情感相融合,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;《江雪》等诗歌则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,表达了孤独与坚韧的情感。在思想上,他融合儒、道、佛,提出唯物主义观点,批判天命论,其《天说》《封建论》等著作影响深远。此外,他在柳州任刺史期间,改革陋习、兴办教育,政绩卓著,深受百姓爱戴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