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送杨氏女

唐·韦应物

永日方戚戚,出行复悠悠。

女子今有行,大江溯轻舟。

尔辈苦无恃,抚念益慈柔。

幼为长所育,两别泣不休。

对此结中肠,义往难复留。

自小阙内训,事姑贻我忧。

赖兹托令门,任恤庶无尤。

贫俭诚所尚,资从岂待周。

孝恭遵妇道,容止顺其猷。

别离在今晨,见尔当何秋。

居闲始自遣,临感忽难收。

归来视幼女,零泪缘缨流。

译文:

我整天都感到忧愁悲伤,女儿就要嫁到遥远的地方去。

今天她就要乘船离开,逆流而上到远方去做新娘。

你们姐妹俩从小就没有母亲,想到这一点,我就更加慈爱地抚养你们。

妹妹从小依赖姐姐照顾,今天两人分别时,眼泪流得像下雨一样。

看到这情景,我心里感到非常难受,女儿长大了该出嫁了,你(指小女儿)也难以再留在我身边。

你从小缺少母亲的教导,将来侍奉婆婆的事情,真让我担心。

幸好你嫁的是个好人家,他们会体谅你、怜惜你,不会挑剔你的过错。

我向来崇尚安贫乐道,嫁妆自然不会很丰厚。

希望你能够孝顺长辈,遵守妇道,言行举止都要得体。

今天早上我们父女就要分别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。

平时闲居时虽然也忧伤,但还能自我排解,但临别时的伤感却难以抑制。

回到家里看到年幼的小女儿,悲伤的泪水沿着帽带不停地流下来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。开篇“永日方戚戚,出行复悠悠”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,漫漫长日里,忧愁萦绕,而即将开始的远行更是漫无边际。诗中女子的远行,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离,更是情感上的割裂。大江之上,轻舟溯流,这一画面充满了漂泊不定之感,也暗示了前路的艰辛。诗人通过“尔辈苦无恃,抚念益慈柔”等句,细腻地刻画了离别时对亲人的牵挂与不舍,尤其是幼女与长姊的泣别,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了高潮。全诗情感真挚,字字泣血,让人感受到离别之苦的沉重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将思绪转向了对未来的期许与现实的无奈。尽管心中百般不舍,但“义往难复留”,离别已成定局。诗人安慰自己,希望女子能在新的家庭中得到关爱与照顾,同时也表达了对她未来生活的担忧。然而,当诗人回到家中,看到幼女时,那份压抑的情感终于爆发,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。这一结尾既是对离别之痛的再次强调,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无奈。整首诗情感起伏,从离别的悲伤到对未来的期许,再到最后的泪水决堤,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。

注释:

杨氏女: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。

永日:整天。戚戚:悲伤忧愁。

行:出嫁。悠悠:遥远。

溯:逆流而上。

尔辈:你们,指两个女儿。无恃:指幼时无母。恃,是依靠的意思,以小孩对母亲有依赖感,所以又以代指母亲。

幼为长所育:此句下有注:“幼女为杨氏所抚育”,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。

结中肠:心中哀伤之情郁结。

义往:指女大出嫁,理应前往夫家。

自小阙内训:此句下有注:“言早无恃。”阙:通“缺”。内训:母亲的训导。

事姑:侍奉婆婆。贻:带来。

令门:好的人家,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。这里指女儿的夫家。

任恤:信任体恤。任,任从,引申为宽容。庶:希望。尤:过失。

尚:崇尚。

资从:指嫁妆。待:一作“在”。周:周全,完备。

容止: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。猷:规矩礼节。

尔:你,指大女儿。当何秋:当在何年。

居闲:闲暇时日。自遣:自我排遣。

临感:临别感伤。

零泪:落泪。缘:通“沿”。缨:帽的带子,系在下巴下。

作者介绍:

韦应物(737年—792年),字义博,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,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世称“韦苏州”或“韦江州”。他出身于名门望族,早年以门荫入仕,后因安史之乱流落失职,从此折节读书,考中进士后历任洛阳丞、滁州刺史、江州刺史、苏州刺史等职。

韦应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。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王维、孟浩然、柳宗元并称“王孟韦柳”。他的诗歌以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,风格恬淡高远,语言简洁朴素,富有田园气息。代表作《滁州西涧》中的“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”被后世誉为绝唱,展现了他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,如《观田家》,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。韦应物的五言古诗成就尤为突出,被誉为“五言长城”,其诗风深受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影响,同时兼具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