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寒食

唐·韩翃
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
译文:

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飘舞着花瓣,寒食节那天,东风吹拂着御苑里的柳树斜斜摇摆。

天色将暮时,皇宫里开始依次传递蜡烛,一缕缕轻烟飘散,进入那些权贵大臣的家中。

赏析:

这首《寒食》,描绘了寒食节时长安城的绚丽景象,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繁华与微妙的政治意味。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”以极其开阔的笔触,勾勒出整个长安城在春天被飞舞的花瓣所覆盖的壮观景象,一个“飞”字,不仅写出了花瓣飘落的动态美,也暗示了春意之浓烈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春日气息。紧接着的寒食东风御柳斜”则将视线聚焦到寒食节这一特定节令和御苑这一特定地点,东风”吹拂,柳枝”斜摆,既点明了时节特征,也增添了画面动感,御柳”更暗示了皇家园林的精致与气派,与首句的春城”相呼应,展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层次感。

后两句“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”笔锋一转,从自然景致过渡到宫廷生活,并隐隐触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。寒食节有禁火的传统,皇宫却可以例外,得到特赐的蜡烛,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特权色彩。而日暮”时分,皇宫里开始依次传递蜡烛”,更是一种仪式化的排场。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”则点出了蜡烛并非只赐予皇宫,还会分赐给那些权势显赫的“五侯”之家。轻烟”袅袅,本应是无形之物,却因这特殊的恩宠而显得格外显眼,它飘入权贵府邸的那一刻,也仿佛将一种微妙的政治信息传递给了读者——皇权的恩泽与官僚阶层的紧密联系,在这静谧的寒食之夜,无声地展现出来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鲜明,由景及事,由事及人,由人及社会,层层递进,寓意深远。

注释:

春城:暮春时的长安城。

寒食: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,焚火三天,只吃冷食,所以称寒食。

御柳:御苑之柳,皇城中的柳树。

汉宫:这里指唐朝皇官。

传蜡烛:寒食节普天下禁火,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。

五侯: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、王商、王立、王根、王逢时皆为候,受到特别的恩宠。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。

作者介绍:

韩翃(约754年前后在世),字君平,河南南阳(今河南南阳)人,唐代著名诗人,是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。他天宝十三载(754年)考中进士,后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职,随后闲居长安十年。建中年间,因创作《寒食》一诗受到唐德宗赏识,被提拔为中书舍人。韩翃的诗歌以笔法轻巧、写景别致著称,在当时广为传诵。

韩翃是唐代诗坛上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,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。他最著名的作品是《寒食》,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,尤其是“春城无处不飞花”一句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,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,也表达了对时节的深刻感悟。这首诗不仅为他赢得了唐德宗的赏识,也奠定了他在唐代诗坛的地位。此外,韩翃还创作了许多送别和咏怀题材的诗歌,如《章台柳》《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》等,这些作品语言清新、意境深远,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理解,为唐代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。

作者介绍:

韩翃(生卒年不详),字君平,唐代诗人,河南南阳人,是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。他天宝十三年(754年)考中进士,曾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任职,后历任汴宋节度使从事、驾部郎中、中书舍人等职。他的诗歌以轻巧的笔法和别致的写景著称,尤其擅长创作送别和唱和题材,深受当时朝野推崇。

韩翃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,语言精练生动,善于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细腻的情感。其中,《寒食》一诗被誉为“寒食体”的代表作,描写了寒食节长安城的春景,以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”等名句,既展现了节日的繁华,又暗含对权贵特权的讽喻,因而深得唐德宗赏识,被提拔为中书舍人。此外,他的《章台柳》等作品也因描绘了与柳氏的离合之情而流传千古,展现了其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内涵。韩翃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,还因其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,对后世边塞诗和送别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