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

唐·韦应物

兵卫森画戟,宴寝凝清香。

海上风雨至,逍遥池阁凉。

烦疴近消散,嘉宾复满堂。

自惭居处崇,未睹斯民康。

理会是非遣,性达形迹忘。

鲜肥属时禁,蔬果幸见尝。

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

神欢体自轻,意欲凌风翔。

吴中盛文史,群彦今汪洋。

方知大藩地,岂曰财赋疆。

译文:

府衙的卫兵手持着绘有图画的仪仗戟,排列如林,整齐森严;宴饮的寝室里,清雅的香气凝结不散。

海上的风雨将要来临,我们在池边楼阁中闲适地游赏,感到一阵清凉。

近来的烦闷病痛似乎快要消散了,尊贵的宾客们又再次坐满了厅堂。

我惭愧自己居住的地方如此崇高华美,却还没有看到百姓们真正安康富足。

我明白事理,因此能排遣那些是与非的烦恼;性情通达,所以能忘却世俗的拘束和形迹。

按着时令禁令不能享用新鲜的鱼虾肥肉,幸好朋友们还让我品尝到了蔬果。

我低着头饮下一杯美酒,仰起头聆听朋友们那如同金玉般珍贵的诗文篇章。

心情欢畅,身体也感觉轻快无比,真想乘风飞升起来。

才明白苏州这地方之所以兴盛,不仅在于它的文采风流,更在于如今这里人才济济,如同汪洋大海。

这才懂得,像苏州这样的大州,它的真正价值,又岂能仅仅用财富赋税的多少来衡量呢?

赏析:

这首诗是韦应物的《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》,描绘了诗人在苏州刺史任上,与文士们宴饮欢聚的情景,并在欢愉中流露出对自身职责的反思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。诗的开篇兵卫森画戟,宴寝凝清香”,以肃穆的兵卫和清雅的宴室,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舒适的氛围,暗示了诗人作为地方长官的身份和地位。接着,海上风雨至,逍遥池阁凉”,点明了宴饮的背景,海上吹来的风雨带来了凉爽,诗人和文士们在池阁中悠然自得,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和惬意。这种描写,既渲染了宴饮的欢愉气氛,也暗示了诗人暂时的轻松和愉悦。随后,烦疴近消散,嘉宾复满堂”,诗人表示自己近来的病痛已经逐渐消散,宾客们也再次齐聚一堂,共享这美好的时光。鲜肥属时禁,蔬果幸见尝”,因为当时有禁食鲜肥的时令规定,所以只能品尝蔬果,这种细节的描写,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,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。

然而,在欢愉的气氛中,诗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。自惭居处崇,未睹斯民康”,他感到惭愧,自己居住在高堂之上,却还没有看到百姓生活的安康。这种自省,体现了诗人作为地方长官的良知和责任感。理会是非遣,性达形迹忘”,诗人通过领悟道理来排遣是非之扰,性格通达使得他忘记了世俗的礼节。这种心态,既是对自身处境的释然,也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。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”,诗人低头饮酒,抬头聆听文士们吟诵优美的诗篇,这种描写,将宴饮的欢愉推向了高潮。神欢体自轻,意欲凌风翔”,诗人感到精神愉悦,身体也变得轻盈,仿佛想要乘风飞起。这种感受,既是对宴饮之乐的陶醉,也是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向往。最后,吴中盛文史,群彦今汪洋”,诗人赞美吴中地区文化昌盛,人才济济。方知大藩地,岂曰财赋疆”,最后,诗人感慨,这才明白苏州这样的重镇,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财赋,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才资源。整首诗语言清丽,意境优美,将宴饮之乐与忧民之情、人生感悟融为一体,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。诗中的欢愉与自省交织,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释然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郡斋:指苏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。燕:通“宴”。

兵卫:持执兵器的侍卫。森:密密地排列。画戟:因饰有画彩,称画戟,常用作仪仗。唐刺史常由皇帝赐戟。戟,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。

燕寝: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,这里指私室,即上“郡斋”。

海上:指苏州东边的海面。

烦疴[kē]:指因暑热产生的困顿烦躁。疴,本指疾病。

居处崇:地位显贵。

斯民康: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。

理会:通达事物的道理。

达:旷达。形迹:指世俗礼节。

时禁:当时正禁食荤腥。

幸:希望,这里是谦词。

聆:听。金玉章:文采华美、声韵和谐的好文章。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。

神欢:精神欢悦。

吴中:苏州的古称。

群彦:群英。汪洋:原意水势浩大。这里指人才济济。

大藩:这里指大郡、大州。藩,原指藩王的封地。

财赋强:安史之乱后,天下财赋,仰给于东南。苏杭一带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。

作者介绍:

韦应物(737年—792年),字义博,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,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世称“韦苏州”或“韦江州”。他出身于名门望族,早年以门荫入仕,后因安史之乱流落失职,从此折节读书,考中进士后历任洛阳丞、滁州刺史、江州刺史、苏州刺史等职。

韦应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。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王维、孟浩然、柳宗元并称“王孟韦柳”。他的诗歌以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,风格恬淡高远,语言简洁朴素,富有田园气息。代表作《滁州西涧》中的“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”被后世誉为绝唱,展现了他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,如《观田家》,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。韦应物的五言古诗成就尤为突出,被誉为“五言长城”,其诗风深受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影响,同时兼具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