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江南曲

唐·李益

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。

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。

译文:

嫁给了一个在瞿塘峡做生意的商人,他天天都耽误了与我约定的归期。

早知道潮水还有涨落的规律和信实,真该嫁给那个每天靠看潮水涨落生活的弄潮人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一位商妇的口吻,倾诉了因丈夫长期外出经商而带来的无尽相思与幽怨。诗的开篇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”,直接道出了痛苦的根源。瞿塘贾”指的是在长江三峡一带经商的商人,瞿塘”代指险峻的商路,暗示了丈夫经商路途的遥远和艰险。而朝朝误妾期”则用重复的词语,强调了丈夫失约的频繁和持续,将女主人公被辜负、被冷落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。这两句诗,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最深沉的哀怨,读来令人心生同情。

后两句“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”,是女主人公在长期等待和失望之后,发出的充满悔恨和自嘲的感叹。潮有信”指的是潮水的涨落有一定的规律,是可靠的、守信的。弄潮儿”则指那些在潮水中嬉戏、谋生的年轻人,他们的生活与潮水息息相关,因此也能按时归来。女主人公将不可靠的丈夫与守信的潮水、弄潮儿相比,是一种极端的抱怨和无奈的叹息。她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,认为如果嫁给一个生活规律、能够按时回家的弄潮人,或许就不会有今日这无尽的等待和痛苦了。这句诗看似荒唐,实则蕴含着无尽的辛酸和无奈,将女主人公被爱情折磨得近乎绝望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,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商妇的悲惨命运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它没有直接抒发情感,却通过对比和反问,将女主人公的哀怨和悔恨表达得淋漓尽致,读来令人唏嘘不已。

注释:

江南曲:古代歌曲名。诗题《江南曲》原是乐府《相和歌》的曲名,为《江南弄》七曲之一。

瞿塘贾: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。

瞿塘:指瞿塘峡,长江三峡之一。

贾:商人。

妾: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。

潮有信: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,叫“潮信”。

弄潮儿:潮水涨时戏水的人,或指潮水来时,乘船入江的人。

作者介绍: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字君虞,唐代诗人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),后迁居河南郑州。他生于官宦世家,自幼受到良好教育,22岁中进士,后因仕途不顺,长期在边塞幕府中任职,足迹遍布幽州、河朔一带。他的诗歌以边塞诗和七绝见长,作品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被誉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。

李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边塞诗和七绝创作上。他的边塞诗以雄浑豪放著称,深刻反映了边塞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,虽缺少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,却饱含真挚的情感。代表作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中,“回乐峰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”,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边塞的孤寂与征人的思乡之情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。他的七绝尤为出色,被赞为“中唐七绝第一人”,如《江南曲》中“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”,以闺怨之笔触展现了细腻的情感,语言清新自然,意蕴悠长。李益的诗歌在当时广为传唱,甚至被教坊乐人谱曲演唱,其作品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