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工具箱 - 简单实用的免费在线工具 - 爱惜在线工具箱
域名分发 购物领券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望岳

唐·杜甫

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。

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
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
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译文:

泰山呵,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?

你那苍翠的山色横跨齐鲁两地,绵延不绝。

大自然将神奇秀丽汇聚于此,你高峻的山峰,将山南山北分隔成晨昏两界。

层层云气升腾,荡涤着我的胸怀;

极目远眺,归鸟飞入山林,让人目不转睛。

他日定要登上你的顶峰,俯瞰四周,让众山都显得渺小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杜甫的《望岳》,通过诗人对泰山的描写,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。诗的开篇就以“岱宗夫如何”的设问,引出了对泰山雄伟气势的赞叹,而“齐鲁青未了”则巧妙地用齐鲁大地的青色,暗示了泰山之高远,仿佛连绵不绝。中间两联,诗人用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”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壮丽,阴阳交替的景象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神工。而“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陶醉,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云雾缭绕的天地之间。

最后两句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豪情壮志的抒发。诗人并非仅仅在写景,更是在借景抒情,表达了自己要登上人生顶峰,俯瞰世间万物的雄心。这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,使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,也体现了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、心系天下的情怀。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,也有对人生的思考,读来让人心潮澎湃,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。

注释:

岱宗: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,五岳之首,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。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,诸山所宗,故又称“岱宗”。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,皆在此山,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。

夫:句首发语词,无实在意义,语气词,强调疑问语气。

如何:怎么样。

齐、鲁: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,齐国在泰山北,鲁国在泰山南。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,在今山东境内,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。

青未了: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,浩茫浑涵,难以尽言。青,指苍翠、翠绿的美好山色;未了,不尽,不断。

造化:大自然。

钟:聚集。

神秀:天地之灵气,神奇秀美。

阴阳:阴指山的北面,阳指山的南面。这里指泰山的南北。

割:分。夸张的说法。

昏晓:黄昏和早晨。

荡胸:心胸摇荡。

层:重叠。

决眦:眼角要裂开。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。决,裂开;眦,眼角。

入:收入眼底,即看到。

会当:终当,定要。

凌:登上。凌绝顶,即登上最高峰。

作者介绍:
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世称“诗圣”。他出生于河南巩县(今河南巩义),出身于京兆杜氏,是北方大士族之后。杜甫自幼聪慧,七岁便能作诗,青年时期曾游历吴越、齐赵等地,胸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政治抱负,但仕途坎坷,最终以诗歌成就名垂千古。

杜甫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,其作品被后人誉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、忧国忧民为核心,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。例如,《三吏》(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)和《三别》(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)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的苦难,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体现了“沉郁顿挫”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的律诗成就尤其突出,如《春望》《登高》等作品,语言精妙,格律严谨,成为后世典范。杜甫一生创作了约1500首诗,内容广泛,艺术精湛,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